航母冷知识揭秘:这些你绝对想不到!

近年来,我国航空母舰建造相关的技术一直在探索中进步,尤其是福建舰的下水和不久前的航行实验,标志着中国海军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有趣的是,我国航母在建造的过程中,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像什么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还是蒸汽弹射,广大军迷都能说出个一二三。不过,咱们今天不讨论这些热门知识点,这次重点聊聊关于航母的一些更冷一点的知识。

航母冷知识揭秘:这些你绝对想不到!

2024 年 5 月 1 日 8 时许,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这是拖船正在将福建舰拖离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蒲海洋摄)

技术越先进,航母越厉害?

航母是国之重器,网上有一类观点认为,只要玩命堆新技术,一定会获得一艘无敌的“超级战舰”,这种想法有点道理,但却忽略了成本和可靠性。

拿美国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来举个例子,“福特”号航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现役航母,采用了代表美国最先进水平的新技术,诸如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装备了最具优势的升降机,能以 45 米/分的速度将重量为 9 吨的弹药运送到飞行甲板。

正是因为过多地强调新技术、新概念,而且有些技术尚未达到 6、7 级的技术成熟度,致使建造周期一再延长,预算大幅超支。该舰的建造费超过 130 亿美元,超过预算 22%。

2017 年 7 月 29 日,“福特”号航母测试了其世界一流的电磁弹射系统(EMALS)和先进阻拦装置(AAG),截至目前,大约完成了近千架次的起降任务。这些试验任务所得到的评估于 2018 年 2 月被曝出:“经过一年的验收,目前‘福特’号的状态为:连续保持四天作战状态的可能性为 9%。”

电磁弹射系统理论上不仅能同时弹射更多舰载机,而且还可以安全弹射无人机,电磁弹射器最初设计要求平均弹射 4166 次才允许出现 1 次故障,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平均弹射 181 次就会出现一次故障,2020 年的两次故障更是导致弹射器停用了 3 天。

此外,新型阻拦装置的故障率也远高出设计要求,理论故障频率应当是 1/16500,实际使用中,舰载机平均降落 48 次阻拦装置就会发生故障。还有升降机的问题,“福特”号航母安装有 11 部先进的武器升降机以更高效地运输弹药,但 11 部升降机中,曾有 5 部不能使用。后继舰将停用双波段雷达,改为 AN/SPY-6(V) 雷达。可见该级舰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

航母消耗有多大?

要保持航母的高度战斗准备,燃油和弹药补给都极为重要。一艘大型常规动力航母要备有近 8000 吨的舰用燃油和近 7800 吨的航空燃料,其自身燃油消耗每昼夜达 400 吨。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的弹药储备为 2000 吨左右,而核动力航母由于不需要搭载舰用燃油其弹药储备则多达 3000 吨。

实际上,航母自身为消耗物资提供的补给是十分有限的。以舰载机的航空燃油为例,美国核动力航母携带的航空燃油为 8500 吨,这些数字若与家庭轿车只有 60~70 升的载油量相比,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一艘大型航母上搭载的飞机在 80 架左右,每架舰载机出动一次平均要消耗燃油 8~12 吨,假设每架飞机每天出动一次,则航母每天需要消耗的航空燃油就达到 640~960 吨。按照这样的油耗,大型航母上的航空燃油的储备只能维持 8~12 天,实际上这还只是理论计算。

按照美国和北约海军规定,一般情况下,航母的航空燃油储量不得低于 50%,进入战区前不得低于 90%。以不低于 50%的储量计算,一艘携带 8500 吨航空燃油的航母,每隔 4~6 天就必须进行一次航空燃油补给;如果以储量高于 70%计算,则每隔 2.8~4.2 天就需进行一次补给。

根据对海湾战争的统计,在舰载机联队攻击作战时,平均每飞行 3~3.2 小时,就需实施迎、送二次空中加油,每架次的油耗比标准高出 50%以上;由此可见,航母航空燃油所需的补给量很高。

航母维修起来有多难?

汽车都要定期保养维护,航母更是如此,而且维修起来既耗人又耗时。

以“尼米兹”级为例,2006 年 8 月,美国海军将维修周期延长至目前的 32 个月,在一个周期内,航母要经历部署、待命和维修等阶段。从 1994 年“增量维修计划”起,根据维修规模的不同,将“尼米兹”级的基地级维修分为 4 种类型:

  • 航母增量维修,约耗时 1 个月,1 万个人工日,在 32 个月的运营行动周期内进行两次;
  • 计划增量可用性维修,约耗时 6 个月,26.9 万个人工日,除非轮到入坞计划增量可用性维修,否则在每 32 个月的运营周期内进行一次;
  • 入坞计划增量可用性维修,每次约耗时 10.5 个月,44.4 万个人工日,每连续两次运营周期进行 1 次;
  • 换料大修,每次约耗时 39 个月,约 326.7 万个人工日,在航母寿命周期的中期进行。

在“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约 50 年的计划服役期内,总计将经历 32 次航母增量维修、12 次计划增量可用性维修、4 次入坞计划增量可用性维修和 1 次换料大修。

再来看看常规动力航母,以“小鹰”级航母为例,美国海军对其施行“改进维修”策略,其修理类型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种,延寿改装,约在航母服役 30 年后进行,历时约 2.5 年,在此期间恢复航母的作战能力,进行系统升级、修理和现代化等工作,经过延寿改装后,航母一般可继续服役 15 年以上;

第二种,选择有限可用性维修,一般每 18 个月进行一次,在航母全寿期内进行 17 次,每次历时 3 个月;

第三种,复杂大修,一般每 60 个月进行一次,在航母全寿期内进行 6 次,每次历时 12 个月。

这么看来,在航母的漫长服役过程中,维修的次数可真不少,相应的,花费也相当巨大。

好了,了解了上述知识,相信大家对航母为什么是“国之重器”,又多了一层认识。

《航空母舰》

航母冷知识揭秘:这些你绝对想不到!

科学普及出版社 编者:田小川,吴纯清,李远达 等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概述了航母的发展脉络及多样化任务,详细介绍了世界现役航母及舰载机的研制背景和型号特点,对比阐述了常规动力与核动力航母在总体布置、结构设计、作战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列举了航母配备的优选作战指挥与控制系统,从信息处理、分析、决策和协调等方面梳理了智能技术在新型战争中的应用,解读了航母的航空保障、后勤保障与维修保障系统的重要作用。内容翔实、逻辑清晰、图文并茂,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全面的航母科普知识,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航母这一强大的海上武器装备。

本书适合广大官兵在面对新时期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军事斗争需求时,加深对航母装备与技术的了解,同时适用于舰船科研人员、军事爱好者等阅读参考,对广大青少年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书。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read/616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25日 下午1:03
下一篇 2025年8月25日 下午1:05

相关推荐

  • 我国科学家突破长期被欧美封锁的核心技术

    2021 年,当“天问一号”探测器在距火星 220 万公里处拍摄下火星的首张高清“肖像”时,很少有人知道,记录这历史性瞬间的“眼睛”,它真正的名字叫做——离轴三反光学系统。 “天问一号”获取的首幅火星图像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航天局 此前,这项核心技术长期被欧美国家列入“禁止出口”清单,实施严密的技术封锁。而如今,我国的科学家们已突破重重壁垒,使其成为我国空间…

    2025年7月20日
    10700
  • 坚持吃核桃6个月,大脑真的变了!科学揭秘背后真相

    提到“核桃”,大家会想到什么?很多人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两个字——“补脑”! 核桃的营养到底怎么样?多吃核桃真能“补脑”吗?今天就来详细聊聊。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坚持吃核桃 6 个月, 大脑真的发生了变化! 2023 年 4 月,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上发表了一项为期 6 个月的随机对照营养干预试验,在“吃核桃是否能补脑”这件事上给了…

    2025年8月9日
    6000
  • 这种看似健康的饮料,可能损害血管还让你发胖

    “困了累了来一瓶,开车熬夜来一瓶”,这是很多功能饮料的常用宣传用语。近几年,功能饮料市场发展迅速。有数据显示,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在 2007~2017 年间高速崛起,并且一直在稳步增长。 现在功能饮料在各大超市都很常见,很多人会认为它们比普通甜饮料更健康,也是打工人被迫熬夜时的精神支撑。不过,也有消息称:功能饮料喝多了或引发焦虑失眠。 这让很多打工人心中一颤:…

    2025年7月22日
    10800
  • 低卡控糖早餐新宠:5分钟搞定,营养又饱腹!

    最近,隔夜燕麦悄然在网络上走红,因为颜值高、做法简单、主打减肥,被很多网友推崇,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制“燕麦杯”的方法。 博主们分享的隔夜燕麦杯(图源某社交平台) 但也有人质疑,会不会亚硝酸盐超标?好不好消化?会不会变质?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来一一进行分析。 隔夜燕麦到底有什么吸引力? 隔夜燕麦并不是这一两年新出现的。早在 20 世纪初,瑞士的一位医生为…

    2025年7月31日
    6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