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高压线“滋滋”响,是漏电还是正常现象?真相揭秘!

高压电线堪称电力输送的“动脉”,时刻为城市的光明输送着能量。可一到下雨天,它便会发出“滋滋”的声响,这难免让人心里打鼓:电线是不是漏电了?

其实,这可并不是高压线漏电,却是高压线在特定环境下的“自然表达”。

下雨天高压线“滋滋”响,是漏电还是正常现象?真相揭秘!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声响背后:电晕放电在“作祟”

实际上,高压线在工作时,电压很高,其电线周围的电场强度,很容易就超过了空气的电离场强。这时候,就会使空气分子发生电离,进而引发“电晕放电”现象。

在雨天,空气相对潮湿,电阻也相对较低,这就如同给高压电线附近的强烈电场开辟了一条“快车道”。电场趁机将空气中的分子“拆解”成带电的离子,这个过程中就会发出“滋滋”的响声,它属于一种常见的气体放电形式

要注意的是,这种现象并非只在雨天才出现,晴天时同样会发生。只是晴天时空气较为干燥,电阻增大,致使高压电线的放电活动减弱,“音量”变小。再加上周围环境中各种声音的干扰,这种声音往往就被人们忽略了。

现象解读:无需过度恐慌

很多人一听到“放电”二字,就会感到不安,担心会受到伤害。但实际上,“电晕放电”并没有那么可怕。这种放电主要出现在导线的毛刺、连接部位等具有尖端的区域,只要稍微离开导体表面一点距离,放电就会停止,并不会导致空气的大面积击穿。而且,电晕放电产生的电流极其微弱,无法形成持续的电弧或火花,所以对人体并不会构成直接威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潮湿气候下,空气的绝缘性能会下降。因此,人们与高压电线之间应保持比平时更大的安全距离,建议不要长时间在高压线附近逗留。当然,高压输电线路在架设初期,就充分考虑到了安全因素,并预留了足够的安全距离。所以,一般情况下,行人从高压线下经过是不会遭遇危险的。

安全提醒:牢记高压线安全距离

为了确保安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与高压线相关的安全距离:

放风筝:不要在架空线路两侧各300米范围内放风筝。一旦风筝碰到高压线,极易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垂钓:不要在架空线路两侧各50米范围内垂钓。常用的钓鱼竿材质多为碳素,具有很强的导电性,而钓鱼线一般是尼龙材质,沾水后也容易导电。

雷雨天行走:雷雨天,最好不要在高压线下行走,要保持离高压线至少5米的水平距离。在行走过程中,也要避免携带过长的物品或金属结构物。

遇到断落电线:如果遇到有断落的电线,一定要与落地点保持至少8米的水平距离。倘若不慎处于8米距离内,应以单脚跳跃或双腿并拢跳跃的方式尽快离开。

无人机飞行:无人机在架空线路两侧各1千米范围内飞行时,需要事先征得电力公司的许可,或者与电力公司合作协商,安排好飞行时间和区域,以确保安全。对于小型无人机,通常需要离架空线路至少保持50米的水平安全距离。而且,无人机的尺寸越大,需要保持的安全距离也相应增加。

雨天电线“滋滋”响,原是电晕在“歌唱”。了解原理不慌张,保持距离护安全。只要我们掌握了相关知识,牢记安全距离,就能在享受电力带来便利的同时,确保自身的安全。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read/624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27日 下午1:04
下一篇 2025年8月28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父母高颜值孩子却很丑?“丑基因”真的更强大吗?

    日常冲浪吃瓜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疑惑: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高颜值明星,孩子却没有继承他们的美貌?有的长相很惊艳的明星,父母颜值却都是普通人水平?很多人感慨:“丑基因实在是太强大了,好看的都是中了基因彩票。” 但从科学角度来说,真的是这样吗?“美的基因”和“丑的基因”,真的有一方更强大吗?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了解人的面部形态特征是怎么形成的。 基因…

    2025年8月8日
    13000
  • 这种“长寿果”,心血管真的爱了!

    你可能没想到,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常的食物,虽然脂肪含量不低,却常常出现在各种健康饮食推荐里,它就是——花生。 外表平平无奇的它,其实暗藏着丰富的营养和健康密码。那么,吃花生都能为我们身体带来哪些好处呢?每天吃多少才合适?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高植物优质蛋白+“好”脂肪 花生的营养真不错 花生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

    2025年8月18日
    11700
  • 淡水鱼误入大海后能存活吗?真相揭秘

    你以为的黄河: 来源:自己画的 实际上的黄河: 来源:自己画的。鼠标画得有点抽象,意思到了就行。 网上有人疑惑,黄河每天把鱼冲入大海,淡水鱼在海里无法存活,那么,这些淡水鱼最后去哪了呢? 之所以有这个疑问,可能是很多人以为黄河就像“直肠子”,鱼总是能被冲到大海里去。但看了上面两张图,相信大家应该已经了解,其实不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 黄河…

    2025年9月29日
    3800
  • AI与人脑能耗大比拼,结果出乎意料

    你最近是习惯点开搜索框查资料,还是随手问 AI 要答案? 当我们习惯事事问 AI ,你有没有想过这几个问题:AI 每敲下一段回答,大概会消耗多少能量?以及如果把人脑比作“生物计算机”,和 AI 的“硅基大脑”比起来,到底谁处理信息的能耗更高效? 答案可能会颠覆你对“智能”的固有认知——AI 每一次输出的背后,都藏着远超想象的能量流动;而大脑——这个进化了数百…

    2025年9月29日
    3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