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个成年人就有一个“糖友”?容易得糖尿病的人,很多都有这7个习惯

徐先生,32岁,平时工作繁忙,晚间加班较多,近3个月出现口渴、多饮、多尿、周身乏力等症状,且逐渐加重。

近1周持续加班熬夜后出现睡眠障碍,夜间无法入睡,伴随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口中有明显烂苹果味,于是紧急前往医院就诊。

医生询问得知,徐先生无慢性病史,近2年体检提示空腹血糖异常,日常由于工作性质,有久坐、熬夜、吃夜宵的习惯,BMI>34kg/㎡,初步怀疑糖尿病。

血生化检查结果提示,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均高于正常。进行尿常规、酮体测定,葡萄糖结果为阴性,酮体结果为阳性。

进一步完善血气分析,结果为血pH结果7.10mmol/L,提示酸中毒。结合症状及相关检查,确诊为高脂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住院治疗。

住院期间应用胰岛素注射液+二甲双胍片调控血糖,阿托伐他汀钙片控制血脂,碳酸氢钠注射液调节血pH值。7日后病情好转,予以出院。

医生提醒,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发病原因与日常不良习惯息息相关

当血糖持续增高后,会影响人体一系列代谢活动,继发引起高血脂、高血压、酮症酸中毒等问题,还会进一步损伤心脑血管健康。

糖尿病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4.63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78亿。

在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1亿,并且每年新增确诊人数超过千万,也就是说大约每10个成年人就有1个“糖友”,还有不止1个后备军

更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医疗花销极大。慢性疾病需要持续用药,每年花销数千至数万元不等。而糖尿病又很容易出现并发症,甚至可以致残,严重影响日常工作能力和正常生活,让家庭陷入经济困境。

幸运的是,这些重大损伤,只需要改善日常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预防。

7个习惯,容易“养”出糖尿病

01

爱吃夜宵

很多人下班太晚,晚上9点以后才吃晚饭,或者睡前喜欢吃点宵夜放松,尤其是炸鸡、烧烤、泡面这些高热量食物。但晚上本该是身体休息的时间,这时候摄入大量热量会让胰岛负担加重,导致胰岛素分泌紊乱。

长期如此,不仅容易发胖,还会造成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再敏感,导致血糖难以控制。这就是糖尿病发生的早期信号之一。

建议晚餐尽量控制在晚上9点前,如果在9点后才能吃晚饭,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睡前两小时内进食。

02

爱喝粥

白米粥、小米粥还有一些米糊、五谷粉、藕粉等半流质食物,虽然看起来清淡,但实际上升糖指数并不低,而且熬得越烂的粥,进入肠道后吸收越快,血糖飙升得就越厉害。

很多老人、上班族、肠胃不好的人习惯把粥和米糊当主食,吃的时候还习惯额外加点白砂糖,但如果长期喝这种半流质食物,很容易引发血糖波动,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如果喜欢喝粥,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只能吃半流质食物,建议在粥中加入杂粮、豆类、蔬菜类等高纤维、低GI食材,减缓血糖上升速度。

03

爱喝果汁

很多人觉得果汁是健康的饮品,比饮料健康多了。但其实市售果汁大多含糖量很高,甚至超过碳酸饮料。即便是鲜榨果汁,也会破坏水果中的膳食纤维,使果糖迅速被吸收,升高血糖。

这种快速升高的血糖会对胰腺产生持续刺激,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导致胰岛功能衰退

建议每天直接吃水果,而不是喝果汁,并且每天吃水果的总量不超过200克,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梨、蓝莓等。

04

爱久坐

现代人上班对着电脑,下班刷手机,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起身,已经养成了习惯。但久坐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降低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加重胰岛素抵抗。

研究表明,每多坐1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上升约5%,而且久坐带来的血糖影响,即使每周完成临床推荐量的运动也很难完全抵消。

所以不论平时有没有运动习惯,都要每隔1小时起身走动几分钟,帮助身体维持基础代谢率。

05

爱熬夜

熬夜会影响人体的生物钟,打乱激素分泌节律,特别是皮质醇和胰岛素的分泌。皮质醇升高会抑制胰岛素作用,导致血糖升高。

而且长期熬夜的人往往容易吃夜宵、暴饮暴食,进一步加重代谢负担,形成"熬夜-暴食-血糖失控"的恶性循环。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规律作息,晚上11点入睡,如果需要倒班或者值夜班,也要每天至少保证7小时睡眠,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

06

爱开灯睡觉

很多人睡觉时喜欢开着夜灯或电视入睡,或者睡前关灯后玩很长时间手机,这些都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不仅是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还参与血糖调节。

研究发现,褪黑素的分泌一旦受到干扰,就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处理血糖的能力越来越差,增加糖尿病风险。

建议睡觉前半小时就调暗卧室的灯光,远离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睡觉时关掉所有光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糖代谢。

07

爱吃红肉

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含有较多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增加内脏脂肪堆积,诱发慢性炎症和胰岛素抵抗。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熏肉、火腿等深加工红肉列为致癌物,也有研究指出深加工红肉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每天多吃一份深加工红肉,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约46%。

建议每天的饮食中适量减少红肉摄入,用鱼肉、禽肉、豆制品、坚果来替代部分动物性蛋白质,更有利于健康。

自测+急救!3招把血糖“拽”回来

01

血糖失控的"红色警报"

越睡越困:高血糖会导致血液黏稠,脑细胞缺氧。晨起后昏昏沉沉,午饭后困得睁不开眼,都是早期信号。

手脚发麻:血糖超标时会损伤末梢神经,如果经常手指发麻、脚底像踩棉花,夜间小腿抽筋,要警惕神经病变。

伤口不愈:血糖超标会破坏白细胞功能。皮肤划伤2周不结痂,牙龈反复发炎出血,都提示血管修复能力下降。

视力波动:血糖波动会导致晶状体肿胀,看东西时而模糊时而清楚,出现"一会看得清一会看不清"的异常现象。

皮肤变黑:颈部、腋下出现天鹅绒样黑斑(黑棘皮症),说明存在严重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前期的典型表现。

02

血糖异常,这些指标告诉你

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主要依靠以下几项检查:

空腹血糖(FPG):正常值应在3.9~6.1 mmol/L之间,若≥7.0 mmol/L,提示可能有糖尿病。

餐后2小时血糖(2hPG):正常值应<7.8 mmol/L,若≥11.1 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正常范围为4%~6%,若>6.5%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于疑似患者的进一步确诊。

03

控糖饮食,注意3步走

很多人都知道高血糖吃饭要注意种类,选择低糖、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但控制血糖不仅要吃得对,还要吃得“有顺序”,临床推荐遵循“控糖3步法”:

(1)先吃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的绿叶蔬菜能延缓糖分吸收。

(2)再吃蛋白质:鸡蛋、豆腐、瘦肉等可以稳定血糖。

(3)最后吃主食:米饭、面条等碳水化合物放在最后吃,血糖波动最小。

这个顺序已经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这些“升糖”习惯你中招了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疑问。

说明:原创文章,原创图片,转载请联系授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483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2日 下午1:02
下一篇 2025年5月12日 下午1:02

相关推荐

  • 生活百科丨冰箱塞得满满当当,真的好吗?

    冰箱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饭菜、切一半的水果、忘记“入驻时间”的海鲜……如果单纯把冰箱当成“保鲜柜”,将其塞得满满当当,不仅容易加速食物腐坏,还可能成为细菌的温床。 如今,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冰箱也越来越“高大上”,各类功能分区应有尽有。那么,该如何科学合理地摆放食物呢?下面教你几招“锁”住食物营养。 Tip1:用对冰箱,先要“科学分区” 食物摆放杂乱,…

    2025年3月7日
    11900
  • 5000多年前古人的“记事本”都画了啥?

    现代社会电子设备发达,人们利用各种媒介储存和传递信息。当我们把时针拨回5000多年前,在那个没有文字的年代,先民们是如何进行信息沟通和记录事情的呢?良渚文化考古告诉我们其中一个答案:刻画符号。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石器、陶器刻画符号已近千个,有六七百种。 部分成串的符号像叙事一样描述着当时的生产生活,走近它们如同翻开了5000多年前古人的“记事本”。 良渚文化…

    2025年5月10日
    1200
  • 一次可以结出1000个香蕉的植物,你见过吗?

    你能想象一棵香蕉树,最多可以结出多少根香蕉吗?200、300、400,甚至1000? 一般说来,一棵香蕉树结香蕉果能有100个就很厉害了。但在琼海市大路镇湖仔村“世界热带水果之窗”里,就有一种植物,名叫千层蕉,别名象鼻蕉或千指蕉。 这种芭蕉太壮观了,简单说就是长、多、重!密密麻麻的小香蕉堆叠在一起,每一层有20多根,一共有80多层,长达2米多! 千层蕉原产于…

    2024年12月29日
    23100
  • 一文物撞脸奥特曼?博物馆回应:只是个汉代陶俑

    近日,四川南充市博物馆一件文物火了 陶制小房子里一个人形小陶俑站在角落 脑袋尖尖,眼睛大大,手臂微微翘起 外形很像动漫角色奥特曼 据发布相关视频的网友称 由于外形神似奥特曼 不少游客带着孩子去“打卡”这件陶俑 在视频评论区有人展示了自己所拍的同一文物照 还留言表示 “当时看到我都震惊了” 网友调侃道 “原来汉朝的人也相信光” “话说迪迦(奥特曼)是三千万年前…

    2025年3月31日
    6600
  • 这10个饮食习惯,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寿命!很多人还不知道

    你的一天是不是这样开始的:清晨匆忙出门,顺手抓一块饼干当早餐; 中午赶工扒拉几口饭,5 分钟解决战斗; 深夜加班后,再来一顿重口味宵夜…… 这些看似“当代生存标配”的饮食习惯,可能正悄悄偷走你的寿命。《柳叶刀》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不良饮食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 1100 万[1] 。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 10 个折寿饮食习惯,用科学证据告诉你:有些“吃法”,可能比…

    2025年4月1日
    7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