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只吃两顿饭,半年都在睡大觉,赖床是祖传的?

当夜晚结束的号角吹响,清晨的被窝却仿佛成了一个无形的牢笼,将我们紧紧束缚,拖起沉重的眼皮,却仍是眷恋着那柔软的梦境,真让人羡慕起蛇、熊、刺猬这些拥有冬眠技能的动物来,它们在最冷的冬天,依旧能在自己的安乐窝里安然沉睡,无惧外界的寒冷。

不过,你的睡懒觉和它们的冬眠(或者夏眠)比可是小儿科了。根据科学研究,动物在冬眠的时候,体温会下降、代谢率会降低。甚至就连呼吸和心跳都会变得很慢。

科学家把这种状态称为“蛰伏状态”。这种情况有助于减少能量消耗,可以让动物度过食物稀缺和资源稀少的艰难时段。

了解了这些,就来看看一些动物之中真正的“睡神”。

蛇岛蝮:

蛇中耐饿王,一年就吃两顿饭

如果给动物园里的动物评个最懒头衔,蛇一定名列前茅。每次去动物园的爬行馆看蛇,那蛇都团成一圈基本不动。但是要是在蛇里找个睡神,那自然要选蛇岛蝮了。

蛇岛蝮因为其分布于大连旅顺蛇岛而得名,在辽东半岛的一些山上也可以找到它们。它们的体长大约60-70厘米。和缅甸蟒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

既然拼体型拼不过,那咱就拼毒液呗。然而当与银环蛇、尖吻蝮(五步蛇)、眼镜王蛇这些在毒蛇界声名显赫、令人闻风丧胆的“全村吃饭蛇”相较时,蛇岛蝮的毒液也并无太过惊艳之处。

但是这家伙的“睡觉能力”却让其他蛇叹为观止。这家伙一年的休眠期可达6个半月(分别是每年11月下旬到3月下旬以及6月中旬到8月下旬,也就是夏天和冬天)。几乎有半年多都在睡觉!!

蛇岛蝮 图源:纪录片《遇见大连》

蛇岛蝮之所以这么“懒”,和它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关系。

蛇岛蝮所分布的旅顺蛇岛,面积只有不到1平方公里。除了一些无脊椎动物(鼠妇、蜈蚣等)、褐家鼠,岛上主要的食物来源就是迁徙时候来此歇脚的候鸟,这也意味着蛇岛蝮每年只能开两次饭。

夏冬这两个没有候鸟的季节,蛇岛蝮无荤腥可沾,只能进入休眠状态节省体力。为了应对这种鸟来时“开饭”,鸟去时“躺平”的生活,蛇岛蝮调节肌肉萎缩和生物钟的基因与其他蛇种存在显著差异。这也让它成了蛇中的耐饿翘楚。

捕食鸟类的蛇岛蝮 图源:纪录片《遇见大连》

也不知道一年要睡两季的蛇岛蝮到底无不无聊,不过若是惠子在场,恐怕得说一句“子非蛇,安知蛇之乐也?”

睡鼠&美洲大棕蝠:

真正的睡王

蛇岛蝮虽然能睡,但是怎么说也是爬行动物。那么人类的哺乳动物“同胞”中又有什么睡神呢?讲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刺猬和熊,其实和它们相比,啮齿目(各种老鼠,松鼠)和翼手目(蝙蝠)才是最爱睡觉的家伙。

如果说野生状态下谁的冬眠时间最久,那睡鼠肯定独当一面。睡鼠是啮齿目松鼠亚目睡鼠科动物的统称。它们的成年个体的体长也只有6-19厘米,体重在15-180克之间。

个子虽然小,但是这家伙真的很能睡,通常在金秋10月的时候,睡鼠就陆续准备进入漫长的冬眠了,这一觉要睡到次年5月天气已经相当温暖了才醒来。

算下来足足要睡7个月,这些时间叠加下来,平均寿命为5年的睡鼠有3.75年都在睡眠中度过,可见是一大半时间都在“睡”,连蛇岛蝮在它面前也要甘拜下风。

因为在休眠中营养消耗过大,睡鼠在冬眠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暴饮暴食,好立刻将自己在冬眠中消耗的能量补充回来。

林睡鼠:图源:维基百科

虽然野生环境下睡鼠被称为睡王,但是它依然不是最能睡的动物。分布在北美的美洲大棕蝠才是睡觉界的“宗师”,在野外,它们的冬眠时间通常为64至66天。

但是在笼养条件下,这家伙的休眠记录居然有344天!要知道一年才365-366天。这种蝙蝠居然可以一次性睡满一年!

美洲大棕蝠,在笼养条件下,它可以休眠344天,几乎一年。图源维基百科。

被窝虽暖,可不要贪睡哦

虽然睡觉很爽,被窝也很温暖,但是不知道各位想过没有,睡觉的时候没法跑没法跳,真遇到危险怎么办?前文提到过的蛇岛蝮在休眠期间,没少被岛上的褐家鼠欺负——虽然平时它们可以依靠毒液优势,将褐家鼠纳入自己的食谱,但是一旦进入休眠状态,攻守就易形了。

至于睡鼠,每年都有睡鼠因为冬眠期间能量消耗过大而一睡不醒——真可谓是“睡着睡着就饿死了”。

而且因为“睡觉”发生灭门惨剧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古生物学家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二叠纪地层中发现了一个聚集了八只笠头螈化石的洞穴。其中有三只的身体都被吃掉了。

科学家推测,这些笠头螈很可能是在旱季集体钻进河床下的泥洞中休眠,等待雨水降临。结果一头路过的异齿龙循着气味发现了它们,于是它毫不客气地扒开了笠头螈们的洞穴并且吃掉了最上面三只的部分身体(身体的剩余部分变成了化石),剩下的五条笠头螈因为陷入休眠既没办法(也没有实力)救援同伴,也没有办法转移,最终也被毒辣的太阳晒成干了。

笠头螈的复原图,这是一类生活在2.9亿年前二叠纪早期壳椎类的两栖动物,以怪异的头部闻名于世。

异齿龙将休眠的笠头螈挖出吃掉的复原图,图源:Species New to Science

睡觉的时候撞上捕食者跑不了,遇着自然灾害更跑不了。1993年,在我国内蒙古出土了一只姿势奇怪的恐龙化石,它的口鼻部位于左前肢之下。就好像鸟儿睡觉时候的姿势。

科学家把这种恐龙命名为中国鸟脚龙,但是因为这种恐龙化石不是很完整,对于它的姿势为什么这么奇怪科学家并没有下定论。

但是2004年,科学家描述了一只保存更为完整的恐龙化石,这只体长只有53厘米的小恐龙缩成一团,身子坐在弯曲的后腿上。前腿在身子的两边弯曲着,“胳膊肘”略向外撇,头颈弯向左侧。

脑袋放在左肘弯里——这和现代鸟类睡觉的姿势一模一样,正因如此,这只小恐龙被命名为“寐龙”。寐是汉语中对睡觉的雅称。此后被命名的“寐猎龙”,“枪蛇爪龙”,“长眠龙”等恐龙也发现了类似的姿势。

它们的发现不仅让中国鸟脚龙的睡眠姿势得到了实锤,还让大家明白了非鸟恐龙和鸟类居然如此相似,更让科学家对它们的死因打起了兴趣。

科学家推测,这些恐龙可能就是在睡觉的时候被火山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掩埋,最终变成了沉睡亿年的“睡美龙”。

可见被窝虽然舒服,但是一直待在里面是会要命的,因此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息,我们也该振作起来,去开始新的生活啦。

中国鸟脚龙的复原图 图源:维基百科

寐龙的化石 摄影:千禧君

睡着的寐龙复原图:图源:Dinosaur wiki

作者:千禧君

审核:刘颖 李培元

审核专家:李颖超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科普与社会教育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11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4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5月14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孤独症患者的另一面:敏感但专注力优越

    咚咚喵正在公园里悠闲散步,突然发现一位小朋友正安静地玩着积木。 咚咚喵走上前,打趣道:“嘿,小朋友,怎么一个人玩得这么专注?你们都玩得很开心吗?” 小朋友轻轻摇了摇头:“我更喜欢自己一个人玩,这样不容易被打扰。” 咚咚喵疑惑地问:“嗯?你不觉得孤单吗?” 小朋友眨眨眼,说:“其实,我不觉得孤单,只是我和别人沟通的方式有点不同。” 咚咚喵:“哦?那你能教我你是…

    2025年4月2日
    11600
  • 为啥都说不能把智能手表贴在高铁玻璃上?因为真的可能会拿不下来……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Denovo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新的“灯泡事件”火热出炉!最近,网络上掀起了“别往高铁玻璃上贴智能手表”的热潮,这句话已经成为最新的“别吞灯泡”警示。然而,许多网友偏偏不信邪,非要亲自尝试,结果把苹果手表贴在高铁玻璃上后,发现竟然牢牢吸附住,怎么都拿不下来……甚至为了取下手表硬生生地把手表屏幕扯开。这一幕仿佛又一次看到了“冬天舔铁杆”…

    2024年12月29日
    24100
  • 百名“智愿者”上岗了!人形机器人成了会务“扛把子”?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正式拉开了帷幕。 今年的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共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5大板块、128场活动,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会嘉宾将共议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 本届论坛年会围绕AI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6G、…

    2025年3月28日
    1.0K00
  • 都一年了,你俩咋才走啊?

    之前我们提到过,让救助动物快速恢复并尽早放归野外通常是我们在救护过程中的首选策略。但有一些情况下,动物们是需要在我们这里休养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的,比如需要在这边养好受损的羽毛后才能放归的凤头鹰;因骨折手术在救护中心休养了一年之久的普通鵟等等...... 还有我们今天要说的,两只“看不见”的貉。 01 去年就来了,今年才走✦ 去年春天,我们一起收到了两只幼年貉。…

    2025年3月8日
    12200
  • 从紧急就诊到去世仅10分钟!这种病千万别以为是上火了

    喉咙不舒服,大家第一时间是不是想到上火、发炎?喉咙不适的原因有很多,严重甚至会丧命,千万不可轻视。 千万别以为只是嗓子上火!女子从就医到去世仅 10 分钟 据郑州人民医院介绍,不久前,26 岁的小媛(化名)加班结束后跟朋友一起吃了顿麻辣火锅,饭后她觉得喉咙不太舒服,以为是火锅辛辣导致的。 到了第二天早上,小媛的咽喉疼痛显著加重,并伴随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意…

    2025年4月14日
    5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