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对,生活好——写给爸妈的科学饮食指南

当身体慢下来”:老年人的生理变化与营养挑战

202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20%存在营养不良风险,35%患有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代谢减速带”:60岁以上基础代谢率每10年下降5%-8%,肌肉量也以每年1%-2%的速度流失,60岁后老人骨质疏松患病率达56%。

消化缩水”: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肠道吸收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蛋白质、维生素B12、矿物质等营养素缺乏。

感知钝化”:随着年龄增长味觉嗅觉退化,口渴中枢敏感性降低,常忽视喝水而导致便秘或血黏稠度增加。

这些不知不觉的变化让老年人的饮食不再是“吃饱就行”,更需要我们去精准地应对“营养工程”。

核心营养素老年人的抗老密码

蛋白质保护肌肉、增强免疫的顶梁柱

为什么重要:70岁以上老人比年轻人需要摄入更多的优质蛋白,约每日需1.2-1.5g/kg蛋白质,比年轻人高约20%。充足蛋白质可延缓肌肉衰减,降低跌倒风险,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免疫力。

蛋白怎么吃:

优选优质蛋白:老年人每天要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类的食物,要保证每天1个鸡蛋、低脂或脱脂奶300-500ml、瘦肉150g、深海鱼或虾(每周2次,如三文鱼、鳕鱼、海白虾等)、豆制品(豆腐100g或豆浆250-300ml)。

“早中晚”均衡分配:早餐加1个煮鸡蛋+一份液体蛋白的摄入如脱脂牛奶250ml或无糖豆浆250ml,午餐50-100g瘦肉,晚餐1份豆腐或50g白肉如鸡肉、鱼肉、虾肉等,保证餐餐都有蛋白质,避免“白天少吃、晚上补”的低效模式。

膳食纤维肠道与血管的清道夫

双重功效:每日25-30g纤维可延缓餐后血糖波动;减少胆固醇吸收,还能预防老年人高发的便秘。

智慧选择选择:用部分全谷物替代1/3精白米面,可以选择燕麦、糙米、玉米碴、杂豆类或者薯类,温馨提示,杂豆类和全谷类在蒸煮前浸泡3-4小时,更易做得软烂易嚼。

“彩虹蔬菜”搭配:深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要占到一半以上,每餐至少200g,可以做汤、清炒、水煮或凉拌,以较少烹调油的摄入。

水果当间餐:可以在两餐之间吃一个中等大小的水果,优选低糖水果比如苹果、桃子、梨、西瓜、猕猴桃、草莓、樱桃等等(每日200-350g),除咀嚼功能障碍外尽量避免过度打成果汁或果泥。

钙+维生素D守护骨骼的黄金搭档

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钙平均摄入量仅400mg/天,距离推荐量1000mg还远远不够,因此老年人应该每日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维生素D缺乏率超80%.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质吸收,同时对于参与代谢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老年朋友一定不能忽视维生素D的补充。

科学补充:

饮食补钙:奶及奶制品是富含钙的优选食品,同时吸收率也高建议每天要喝到250-500ml液体奶或250ml牛奶+150g无糖酸奶、深海鱼和虾中也含适量钙建议每周吃1-2次、豆腐及豆制品是植物界的含钙大户,建议每天可以吃50g豆腐,除此之外不少新鲜的绿叶蔬菜中也含有较高的钙和如芥菜、盖菜等等。

晒出来的维生素D:食物中含有维生素D较少,人体大部分还是通过日晒来进行合成,可以每天上午10点、下午4点,日照不那么强的时候,裸露胳膊和腿部户外活动15-30分钟,通过日晒补维生素D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北方冬天较冷,无法通过日晒补D 是可以遵医嘱预防性每天补充400-800IU维生素D。

抗氧化营养素对抗慢病的隐形盾牌

重点关注: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

食物来源:新鲜的蔬菜水果是维生素C良好的来源,彩椒中的维生素C是橙子的3倍、适量坚果坚果,每天10-15g原味核桃、杏仁可以有效的补充维生素E、羽衣甘蓝堪称叶黄素之王。

饮食原则吃进去吸收好的关键细节

三餐模式少食多餐,拒绝饱食

老年朋友随着年龄增加,胃功能减退,容易吃点就饱,所以摄入的食物量远远无法达到推荐摄入量,这时建议适当增加间餐,少量多次的摄入,让每一餐都摄入少一些,减少一次过多摄入给胃肠道带来的负担

烹饪方式宜软、烂、淡,拒绝重口味

口感调整:老年朋友年龄大了,牙口也越来越差了,我们做儿女的可以把肉和菜都切小块后剁成肉馅儿做成丸子,可汆可蒸,这样烹调之后食材更软烂好嚼,更加适合老年朋友的需求,也可以把水果切成小块后蒸煮后再给爸妈吃,搭配上银耳、枸杞等食材既有营养又美观,浓浓的爱都装在这一汤一菜间。

调味技巧:避免高盐高油,可以用香菇、番茄、柠檬汁提味,盐控制在5g/天以内(约1啤酒瓶盖),糖不超过25g/天。

喝水学问主动喝,会喝安全水

每日饮水1500-2000ml(约7-8杯),可以分时段喝:起床后、餐前30分钟、餐后1小时各200ml。

优选温水、淡茶水,避免睡前大量饮水防止夜尿影响睡眠。

避开雷区这些养生习惯可能在伤害爸妈

误区一:“吃素养生

风险:纯素食易导致蛋白质、维生素B12、锌、铁等多种营养素缺乏,建议每天1个鸡蛋、1袋奶、3两瘦肉。每周吃2-3次鱼类。

误区二:“老年人要少吃防三高

真相:过度节食会加速肌肉流失,反而让代谢更差。应通过调整食物种类优化饮食结构来控制血糖血脂。

误区三:“保健品代替饮食

原则:最好的营养都在天然的食物中,如果自然食物摄入不足可以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增加营养制剂。如需额外营养补充剂的摄入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合理饮食可使老年人慢性病风险降低40%,独立生活能力延长5-8年。与其担心父母“吃错”,不如教会他们:把每一餐当作“给身体充电”,而不是完成任务;记住“食物没有好坏,搭配才有对错”,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好好吃饭,不仅是为了健康,更是对自己、对家人最温暖的负责。

当我们的爸妈慢慢长出白发、牙齿松动,愿他们的餐桌上,永远有色彩丰富的饭菜,有热气腾腾的烟火气——这,才是岁月最好的礼物。

作者:王蕾北京市第六医院 营养科科长、 中级营养技师

擅长:对各类患者进行营养评估、诊断和营养干预,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改善或预防疾病。尤其擅长各类慢性病管理、术后营养康复、各类营养不良消瘦患者及肥胖者体重管理。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31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5日 下午1:01
下一篇 2025年5月15日 下午1:01

相关推荐

  • 春季小心“蛇出没”!被蛇咬伤怎么办?这些“急救密码”你得知道

    天气回暖,蛇出动 4 月 14 日,通用技术航天医科湖南航天医院动物致伤中心接诊了一位 56 岁的男性患者刘叔叔。当日在田间采摘野菜时,刘叔叔右手不慎被毒蛇咬伤,伤口处迅速出现肿胀,且症状持续加重。家属见状,立即将其送往湖南航天医院动物致伤中心。 经医生详细诊断,确认其为蝮蛇咬伤。在医院的及时救治与专业处理后,刘叔叔右手的肿胀和疼痛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病情也…

    2025年4月17日
    5400
  • 可以为了清爽选择高酒精含量护肤品吗?

    “清爽”二字对很多人来说,简直是对护肤的终极追求。尤其在炎炎烈日,谁不想脸上清清爽爽,毫无负担呢?于是,一些高酒精含量的护肤品便成了“香饽饽”,它们质地清爽、吸收迅速,还能带来一丝清凉感,仿佛给肌肤喝了一杯冰镇饮料,瞬间“降温解暑”。但,高酒精含量的护肤品真的适合你吗? 一、酒精在护肤品中的作用: 1.溶剂:酒精可以帮助溶解成分,使它们能够均匀地分布在产品中…

    2025年3月16日
    19400
  • 为啥「3个agent」没水吃?科学家发现了14个失败原因

    2025 年是 agent 爆发之年。 基于处理复杂、多步骤任务以及与不同环境实时互动的能力,由大语言模型(LLM)驱动的 agent 系统,尤其是多 agent 系统(MAS),被认为非常适合用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也因此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如软件工程、药物发现、科学模拟,以及通用 agent 系统。 然而,相比于单个 agent 系统甚至更简…

    2025年3月26日
    11400
  • 科学家重新定义肥胖,你一直在用的“金指标”要变了

    长期以来,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肥胖的最常用指标,BMI可谓尽人皆知。如今,科学家最新达成的共识,撼动了这一金标准的根基。它不再是临床诊断个体肥胖的唯一指标,而是仅用作人群层面的健康风险可选指标。肥胖被正式视为一种慢性疾病,新的分层诊断体系有助于减少体重偏见和污名。 撰文 | 李娟 身体质量指数(BMI),或许是最出圈的医学术语。它的测量和比较都很方便,用体重除…

    2025年2月16日
    18900
  • 1斤虾仁7两冰,“保水虾仁”还能吃吗?

    最近,“保水虾仁磷酸盐超标,部分商家超量添加保水剂、包冰增重”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那么,保水剂到底是什么?“保水虾仁”到底能不能吃? 图源:Pixabay 什么是“保水剂”? 市面上的虾仁大多使用“对虾”作为原料。对虾个头大,壳薄肉厚,味道也比较鲜美,重点是价格也不算高,颇受大众欢迎。 对虾在被捕捞上岸后,一部分直接流入市场以活虾的方式出售,另一部分则会先…

    2025年5月14日
    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