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日 | 徐霞客:一场跨越30多年的伟大“旅行”

1613年,明代杰旅行探险家、地理学者及文学家徐霞客,自浙江省宁海县启程,开始游历大山名川。他的足迹跨越了当今的浙江、上海、陕西、河南、广东、湖北、云南、北京等共计19个省市的广袤土地,沿途所见所感,凝聚成了超过60万字的鸿篇巨制——《徐霞客游记》。这部著作不仅是对中国壮丽山川的细腻描绘,更是研究明代社会风貌、激发后世旅游探索精神的珍贵遗产。

《游天台山日记》作为《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详细记录了徐霞客初探浙江天台山的九日行程。文中开篇“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皆洋溢着欢愉的气息。行经三十里,抵达梁隍山。闻此地常有猛虎出没,月余间已伤人数十,遂决定于此安营扎寨”,其中“癸丑之三月晦”即指公元1613年的农历三月三十日(5月19日)。此后,每年的5月19日也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鸿篇巨著背后的科学精神

徐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本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历经三十载艰辛探索,终成六十万字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此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问世,是中国地理考察的巨作。

《徐霞客游记》详尽记录了作者自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涵盖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多个领域,不仅是中国地貌地质系统考察的先驱,更生动展现了中华大地的壮丽风光。其文字优美,兼具文学价值,成为地理学与文学交叉领域的瑰宝。

徐霞客足迹遍布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留下17篇名山游记及《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多部著作,总计游记资料逾六十万字,后经整理汇编成《徐霞客游记》。

据统计,徐霞客考察并记录的地貌类型达61种,水体类型24种,动植物种类超过170种,名山及有名山峰1259座,岩洞、溶洞540余个。在他所描绘的景点中,有50余处已成为县级以上风景名胜区,50余处设有旅游和文物管理机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务院首批公布的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徐霞客曾探访过25个。

徐霞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考察成果,离不开他坚定执着、勇往直前的科学精神,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无限热爱。

首次对自然地理进行理性探索

徐霞客历经三十余载的旅行考察,亲眼见证了众多地貌景观。其游记中详尽记录了岩溶、山岳、红层、流水、火山、冰缘及应用地貌七大类型,共计一百零二种地貌形态,尤以对中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的描述最为详尽。

在地表岩溶领域,徐霞客深入我国东南、中南及西南地区岩溶地貌最为发达的区域,全面且系统地记载了石芽、溶沟、裂隙、落水洞、漏斗、竖井、溶蚀洼地、槽谷、盆地、盲谷、干谷、嶂谷、天窗、天生桥、岩溶湖、岩溶泉、峰林、孤峰、岩洞、穿山、溶帽山等多种地貌形态,并对岩溶地貌的分布范围及地域差异进行了深刻阐述,显示出他对地表岩溶地貌已具备一套系统的分类与命名体系。

此外,《徐霞客游记》中还记载溶洞二百八十八个,其中亲自考察者达二百五十个,占比高达87%,此数字尚不包括他游历但未在游记中记载的溶洞,诸如张公洞、善卷洞等。他对洞穴的描述涵盖了大小、方向、类型、形态、堆积物、生物、气候、音响、考古、利用、石色及成因等十二个方面,部分篇章还记录了他考察洞穴的独特技巧。

《徐霞客游记》在我国地学史上首次较为全面地对自然地理现象进行了理性探讨。在此之前,《禹贡》《五藏山经》《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典籍虽已包含丰富的自然地理知识,涉及地貌、河流、湖泊、生物、矿产等多个方面,但在分析自然地理现象成因方面,《禹贡》《五藏山经》《汉书·地理志》均为空白,《水经注》仅提及三次,而《徐霞客游记》则高达五十七次。

有学者研究表示,徐霞客深入探讨了海拔高度、地理纬度、气候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河流侵蚀作用等自然现象,其分析方法与现代科学理念相契合。在此之前,地学著作大多局限于对自然地理现象的直观描述。徐霞客则突破了这一局限,成为首位有意识地探究自然地理现象成因,并进行理性分析与科学阐释的先驱。《徐霞客游记》因此被誉为我国首部全面深入探索自然地理现象成因的地学经典。

参考来源 :豆瓣读书、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科普博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64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9日 上午10:06
下一篇 2025年5月19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2025年中国流动科技馆海南巡展陵水站启动仪式举行

    4月8日,2025年中国流动科技馆海南巡展陵水站启动仪式在陵水民族中学举行,省科技活动中心、陵水县科协、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和陵水县全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及学校师生代表参与本次活动。 本次巡展分别设有“探秘无尽深蓝”、“AI,超越人类”、“玩美视界”三大主题,通过50余件互动展品构建沉浸式科学体验空间,以直观、生动的形式把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趣味互动实践,打造一…

    2025年4月15日
    4900
  • 驱动地球剧烈变化的“神秘力量”是什么 ?

    看过《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不少观众想必对海底龙宫坍塌、无数海妖从岩浆中涌出、大体量岩浆交互的镜头印象深刻。事实上,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海底岩浆的形成与地幔柱这一神奇的地质现象息息相关。 地球深处的炽热塑性流 地幔柱,听起来就像是从地球深处升起的神秘力量。事实上它正是如此。地幔柱是地球地幔中上升的炽热塑性流,这些热塑性流由于温度较高、密度较低,会向地表上升,形成一…

    2025年2月21日
    19900
  • 手机投屏怎么投到电视上?vivo手机投屏到电视详细方法汇总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将手机屏幕内容投屏到电视上已成为提升影音体验的重要方式。vivo手机支持多种投屏技术,无论是无线还是有线连接,都能轻松实现大屏共享。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无线投屏(无需数据线)   1、使用系统自带的“手机投屏”功能   适用场景:电视支持Miracast或DLNA协议(如小米、华为、索尼等智能电视)。   操作步…

    2025年3月1日
    19900
  • 跨越数十亿英里,这对“双胞胎”如何叩开星际空间之“门”?

    作者:黄湘红 段跃初 在人类对宇宙的漫长探索旅程中,有一对闪耀的“双子星”——NASA 的旅行者号探测器,它们宛如无畏的先锋,跨越数十亿英里,为我们揭开了太阳系边缘及星际空间那神秘面纱的一角,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边界的认知。 《科学美国人》杂志在 2024 年 12 月 13 日刊登的一篇由 Meghan Bartels 撰写的文章,深入讲述了旅行者号的传奇…

    2024年12月18日
    21500
  • 中国科协海智基地考核评估组在我省开展现场评估工作

    近日,由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副主任陈锐一行8人组成的中国科协海智基地考核评估组来琼开展海智基地现场评估工作。海南省科协国际合作部相关人员参加调研。 评估组一行认真听取了海南省各海智基地的工作汇报,实地调研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2家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大学生态学院、三亚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

    2025年1月7日
    33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