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请注意!这种“老年病”可能悄悄盯上了你

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原本被认为是老年群体特有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今越来越多的在年轻人身上发现。

01、认识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的慢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等。这些疾病往往伴随着神经元死亡、突触功能紊乱和神经网络损伤,进而导致记忆力、思考和学习能力丧失,或者造成身体功能缺陷,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在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接近300万,预计到2030年会达到500万人。

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

运动功能丧失

慢:动作迟缓,日常的动作完成变得缓慢

抖:肢体末端难以维持固定静止姿势,出现不自觉抖动

僵:肌肉紧张,难以改变运动状态

非运动症状

情绪抑郁、嗅觉减退、睡眠异动(容易说梦话、拳打脚踢)、认知功能下降等。

帕金森病的预防

1. 避免接触毒品和某些化学物质,如除草剂和化工原料。

2. 喝咖啡和饮茶可以降低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3. 适度的有氧运动对预防帕金森病有良好效果。

02、多巴胺与帕金森病

多巴胺大家应该不陌生,它除了能调节情绪,让我们感到快乐,还具有控制运动和认知执行功能的作用。多巴胺主要产生于大脑基底核中的黑质和腹侧被盖区,黑质位于中脑被盖和大脑脚底之间,呈半月形,黑质致密部(SNpc)的神经元含有黑色素,因此在脑切片中,这些神经元呈现黑色。黑质产生的多巴胺会通过黑质纹状体通路(Nigrostriatal pathway)到达纹状体,控制身体的运动动作。

图源:摄图网

既往研究发现,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是帕金森病的关键致病蛋白。在正常情况下,α-突触核蛋白以单体形式存在,但在病理条件下,它会发生错误折叠并聚集在一起,破坏神经元正常功能,致使神经元死亡。它还会像“种子”一样播散,入侵邻近的正常神经元,诱导更多脑区α-突触核蛋白聚集和神经元死亡,当致病蛋白传播到中脑黑质区域时,可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脑内多巴胺水平下降,从而出现动作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等运动症状;当传播到大脑皮层时,就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等认知障碍症状。

图源:摄图网

目前的治疗方案可以采用服用补充多巴胺的药物或脑深部刺激疗法缓解运动障碍,但这些治疗方案仅在短期内发挥作用,且存在副作用,不能延缓病程。

03、从0到1:帕金森病的新靶点发现

今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在Science杂志发表了帕金森病治疗的新突破。研究团队通过5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全球首次发现了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FAM171A2。

FAM171A2是一种神经元细胞膜蛋白,它在神经元细胞膜上起到了“智能识别门”的作用,可以选择性的结合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并携带其进入到神经元中,诱导神经元内单体形式的α-突触核蛋白发生错误折叠,造成神经元死亡和其在神经元间的传播。

帕金森病病程进展机制及干预手段

图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提供

随后,研究团队通过转基因动物证实,敲除小鼠神经元上FAM171A2,可以有效控制小鼠帕金森样症状的进展。基于这一发现,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的蛋白结构预测和虚拟筛选技术,从7000余种小分子化合物中成功找到了一种小分子可有效抑制FAM171A2蛋白和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结合,并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对该致病蛋白纤维的摄取。这一小分子成为了候选的潜在治疗药物,为帕金森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接下来,研究团队将全面、系统地开展寻找治疗帕金森病的小分子药物、抗体以及基因治疗手段的临床前研发工作,并进一步将相关成果推向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有望建立全球首个能够有效阻断帕金森病进展的创新性治疗手段。

本文内容整理自第233期上海科普大讲坛《追踪FAM171A2:帕金森病治疗新靶点》。

内容整理&编辑:rain

题图图源:摄图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65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9日 下午1:01
下一篇 2025年5月19日 下午1:02

相关推荐

  • “缺什么补什么”是精准营养?破解长寿密码,这才是关键!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深化,我国临床营养学科正迈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全新时代。营养不仅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长发育和健康维护的必要条件,还深刻关联着人民生活质量的跃升与社会经济的昌盛。如今营养不足类相关疾病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广泛流行,同样构成了健康重大威胁。此外,营养补充剂的使用不当也是当前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问题已成为阻碍人口健康水平进一步…

    2025年2月25日
    10500
  • “药”小心:儿童用药,剂量是关键

    2014年,安徽一名5岁男孩因腹泻被家长喂服成人剂量的诺氟沙星,最终因药物中毒昏迷送医。医生诊断发现,过量药物导致其肾脏与中枢神经损伤。这并非孤例——我国每年约3万名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超三成聋儿与药物毒性相关。儿童用药安全,已成为每个家庭必须直面的话题。 一、儿童用药现状:为何“剂量难控”? 1. 专用药品稀缺,家长被迫“掰药猜量” 我国0-14岁儿童超2…

    2025年5月3日
    1900
  • 正确认识肺结节、消除心理焦虑

    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肺结节门诊自2019年6月开诊以来,接诊了近万名肺结节患者,年龄从16岁到85岁不等,大部分就诊患者很焦虑,认为疾病很严重,更恐惧是不是癌症。源于现在互联网发达,网络上充斥各种各种的信息,使广大肺结节患者更加无所适从。下面从肺结节定义、肺结节病理实质、不同肺结节的发展演变来正确认识肺结节,消除心理焦虑,正确面对肺结节。 肺结节的定义是指影像…

    2025年5月14日
    1900
  • 和轮胎一样大的鱿鱼圈,吃起来是什么味道?

    据估计,大王酸浆鱿可长到10米,体重可达500千克,是地球上最重的无脊椎动物。另外,它们也是眼睛最大的动物,眼球直径可达27厘米,比一个标准篮球还大。 整整100年前(1925年),在一头被商业捕捞的抹香鲸胃中,人们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长有钩子的巨型鱿鱼触手。 这个奇怪的新物种被叫作大王酸浆鱿(英语:Colossal squid,学名:Mesonychot…

    2025年4月25日
    3800
  • 做好五点,强壮骨骼 | 世界骨质疏松日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被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和骨脆性增加,进而发生骨折。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被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和骨脆性增加,进而发生骨折。具体来说,就是单位体积内的骨组织量减少,骨髓腔增宽,骨骼的载荷能力减弱。 骨质疏松症多…

    2025年2月6日
    16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