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默认值开始,给用户和产品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默认值是你的数字产品的默认基准设定值,这些填充设置的默认值虽然常常不多,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它更像是是设计师为设计作出一些基本的“决定”,帮助用户更快的让产品运行起来,上手使用。默认值对于产品和用户而言很重要,今天的文章,我们将会探讨设计师要如何设置默认值的样式、交互和字段细节,确保给用户和产品都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表单输入字段的默认值

对于用户而言,有的时候不得不填写一些比较长的表单,而表单中的条目越多,对于用户而言相应耗费的时长、难度均越高。好的默认值设计,能够有效的缓解用户填写较长表单的时候的麻烦。

默认值的设定应该符合你的绝大多数的用户的需求和属性

如果你能确定 95%的用户会选择某个选项,那么你可以尝试将这一字段预先填充这个选项。当用户在快速扫视并填写表单的时候,他们不用点击下拉框在一堆选项当中选取这个选项,这样一来,用户可以集中注意力专注于填写更有价值的内容。

你会发现许多旅游类网站能够给你提供较好的默认值设定。以Skyscanner 为例,它常常能够提供和绝大多少用户选择所匹配的默认值设定。

使用智能化的默认值设定

打字输入对于用户而言,是一项高交互成本的操作,不论是使用实体键盘还是触摸屏,都是如此,同时这个过程耗时较长,还容易出错。为了减少用户输入出错,可以使用智能化的默认值设置策略。下面的示例,应该能够清晰的说明如何更为智能的设置默认值,降低用户的出错率,并提升生产效率:

(1)基于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预先为用户填充国家的选项

如果你能够精准的判断用户所在地为墨尔本的话,那么可以判定用户在国家一栏当中应该会填写澳大利亚。

(2)尽可能的让界面帮用户计算出更多有效信息

比如在下面的截图中,程序为用户按照美元进行结算,之后将花费换算成为欧元,确保不同国家地区的用户能够对花费有更加清晰的概念。

尽量确保用户输入量较少

对于需要用户注意的选项千万不要预先填充默认值

那些需要用户集中注意力处理的内容和选择,千万不要预先帮用户填写或选择,比如注册订阅新闻稿 和是否接受相应的条款,这是要尤其注意的。

让用户能够尽可能简单的调整默认设定

即使你所设定的某个默认值,通过调研几乎覆盖了全部用户,你也得允许用户对其进行修改。总会有用户有不一样的需求。因此应该让默认值可修改,且容易修改。

正如同前文所说,根据地理数据提供默认设置能够节省不少时间,然而也要让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选项。

APP中的默认设置

你应该让你的APP尽可能打开可用。在此前提之下,当你可以对用户的选择进行合理推断的时候,可以对许多选项提供相应的默认选项。

有用的默认值

从统计学的角度上来看,即使用户拥有自定义选项的权利,在绝大多数时候用户不会对默认值进行过多调整。Jared Spool 在他的文章《Do Users Change There Setting?》中提到:“只有不超过5%的用户会调整默认选项。”

另外一项针对Facebook 隐私设置的研究表明,用户觉得保持默认设置让他们更有安全感。

所以,不论是从哪个角度上来说,你都应该让你的APP中的默认选项符合大众需求,并且有用:

  1. 通过研究了解用户是如何使用你的产品的。不仅要向用户询问他们想要什么,而且要找出帮用户实现目标的最佳默认值设定。
  2. 将所有的关键默认值设定为最安全/有用的值。比如默认打开文本编辑器的自动保存功能。

设置能够引导用户行为

你可以使用默认设置来引导用户按照你所期望的方向调整设置。Slack 就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范例,它展示了如何引导用户调整默认始终,并且正确地更新。

结语

用户多数时候是倾向于不调整默认值的,而默认值设置的合理与否,对于产品的整体体验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能够将默认值设定用好,不仅能够强化产品,而且能够引导用户,让产品走的更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4.html

(36)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17年4月17日 下午2:35
下一篇 2017年4月17日 下午2:46

相关推荐

  • 一直到3000年前,人类的大脑都处于“精分”状态?

    利维坦按: 文中提到的“二分心智假说”很有意思,按照朱利安·杰恩斯的观点,人类一直到3000年前,大脑都一直处于这种分裂的状态,其体验外部世界的方式,与其说他们在遇到新奇或意外状况下能够有意识地做出评估,不如说会产生幻听,或是幻想“神”给出了建议或命令,然后无条件服从这些幻觉。 换言之,他们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本身。这种“指令性幻觉”经常会指挥患有精…

    2024年12月14日
    26800
  • 人潮汹涌化“群旋”?科学家揭秘大型人群的“集群涡旋”之谜

    摘要: 人潮汹涌时,混乱背后是否隐藏着秩序?最新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现象:当人群密度达到临界值,会自发形成有节奏的“集群涡旋”!这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开创性成果颠覆了我们对密集人群的传统认知。科学家们独辟蹊径,将人群视为“活性连续介质”,创新性地引入“奇异摩擦力”模型,揭示了这种集群旋转现象背后的物理机制。这一发现不仅拓展了复杂系统科学的边界,更为预…

    2025年4月23日
    4100
  • 爆火的“苹果醋减肥”法,到底靠谱吗?

    近几年,苹果醋在“减肥圈”里很流行,成为了很多减肥人士的“新宠”。甚至连一些明星也称“苹果醋”是自己减肥秘诀中的必备品之一,比如名模米兰达·可儿就是苹果醋的忠实粉丝,还曾分享会在沙拉中加苹果醋抑制食欲。明星们都如此青睐的苹果醋,真有减肥的奇效吗?先说答案:不是很靠谱,大量饮用可能还会带来其他健康隐患,切勿直接尝试。 喝苹果醋减肥? 真不是你想的那样! 苹果醋…

    2025年4月7日
    5200
  • 足球小将海外集训突发脑死亡,这和“植物人”是一回事吗?

    最近有条令人揪心的消息——18岁北京国安足球小将郭嘉璇在西班牙集训时,头部受伤致脑死亡。另据报道,北京足协工作人员确认球员郭嘉璇拉练期间受重伤脑死亡是正常的防守和铲球动作发生的意外。2月14日,在多方努力下,郭嘉璇通过国际救援组织的包机回到国内,进入北京天坛医院进行抢救。北京足协和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都表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不会放弃”。 2月19日,郭嘉…

    2025年2月22日
    16200
  • 这个“红配绿”的节日专属符号,还和中国有渊源?

    即便你不曾刻意关注,也一定知道许多圣诞装饰及文化元素——圣诞老人和驯鹿,圣诞袜子和礼物,圣诞树和玻璃球,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圣诞歌等等。 但在诸多圣诞装饰中,有一种在中国不太常见。许多西方家庭会在圣诞节时用冬青、松枝、槲[hú]寄生等常青植物编成环,再用松果、桂皮、甚至应季水果装饰,做成挂在家门口的圣诞花环,这里面就包括了今天的两位主角——冬青和槲寄生。 这个…

    2024年12月30日
    21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