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疝气日丨勿以“疝”小而不为!聊聊关于“疝气”的那些事儿

每年的3月7日是“中国疝气日”。这一日期取自“疝”字的谐音(3.7),旨在呼吁公众关注疝气这一常见却易被忽视的疾病,普及科学防治知识,推动早诊早治,助力全民健康。

认识疝气:隐匿的健康威胁

疝气,俗称“小肠气”,是人体组织或器官通过薄弱点或孔隙移位至异常位置的疾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周小兵介绍,疝气的常见类型包括腹股沟疝(占75%以上)、脐疝、切口疝等。

患者体表可见突出包块,平卧时可能消失,但咳嗽、提重物时易复发,伴随胀痛感。若发生嵌顿(组织卡压),可能导致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据《中国疝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腹股沟疝患者约300万例,6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高达11.6%,但主动就诊率不足30%。许多患者误以为“不疼不治”“疝气能自愈”,导致病情延误。

早诊早治:避免小问题酿成大隐患

疝气无法自愈,手术是唯一根治手段,周小兵副主任医师表示,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已成熟应用,患者术后1-2天即可出院,复发率低于1%。而拖延治疗可能引发肠管坏死等急症,手术风险及费用将大幅增加。

因此周小兵副主任医师建议,若发现腹股沟、肚脐或术后切口处出现可复性包块,应及时到普外科或疝专科就诊。高龄、慢性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等高危人群需定期筛查。

科学防治:从生活细节做起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普外科主任肖广发建议,预防疝气需从源头减少腹压增高因素:

1、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增加腹腔压力;

2、戒烟,降低慢性咳嗽风险;

3、均衡饮食,预防便秘及前列腺疾病;

4、科学锻炼,增强腹壁肌肉,但避免突然负重。

对于已确诊的轻症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但切勿依赖疝气带等保守疗法,以免延误手术时机。提升疝气知晓率,就是挽救生命,肖广发主任呼吁,全社会关注中老年、儿童及术后患者的疝病风险,让“隐形”疾病无处藏身。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普外科 周小兵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55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没有阳光也能种菜?科学家想出新方法|环境小喇叭

    大家好,这里是环境小喇叭栏目的第30期。这一期,我们为大家搜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环境研究和新闻: 1)极端高温加速人体衰老 2)为了巧克力,人们让巨型甲虫濒临灭绝 3)没有阳光也能种菜?科学家想出新方法 4)用纸做的电池?降解了还能养花 极端高温加速人体衰老 最近,发表在《科学·前沿》(Science Advances)的一篇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极端高温环境,…

    2025年3月13日
    13700
  • 为什么电磁炉能把火锅加热,但人手放上去不烫?

    去火锅店吃火锅,火锅的加热方式基本分为两类,直接加炭火的“铜锅涮肉”,另一种就是没有明火的电磁炉。有网友发现了一个现象,好像电磁炉在开始加热锅的时候,竟然不烫手。 电磁炉加热的时候真的会不烫手吗?如果手都感觉不到热,它又是怎么样把锅加热的呢?今天就说一说电磁炉。 电磁感应 电磁炉的原理是中学物理的重要知识点——电磁感应,堪称许多“物理学渣”的噩梦。虽然学起来…

    2025年2月19日
    14700
  • 医生转行抓蛇,发现亚洲新毒王!他在35岁的这个选择有多疯狂?

    2025年是中国农历的蛇年,一提到这种动物,有人就条件反射地不寒而栗,还有人第一反应就是“剧毒”。4年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丁利和他的团队公布了一种新的蛇类——素贞环蛇。这种蛇的毒性甚至超越了亚洲陆生毒蛇中的“老牌毒王”银环蛇,被公认为亚洲陆地蛇类“新毒王”。 素贞环蛇的发现,不仅让丁利的名字在蛇类研究领域声名鹊起,也让他成为了亚洲毒蛇研究的…

    2025年2月16日
    20000
  • 想瘦肚子?运动时间选对了,效果能翻倍!

    减肥路上,不少朋友都被小肚腩折磨得苦不堪言。想尽各种办法,肚子上的赘肉却依旧顽固。其实呀,除了选对运动方式,运动时间也藏着大讲究!今天就来好好聊聊,什么时间运动减肚子最有效。 先给大家划个重点:早上7-9点运动,减脂减腰围的效果可能更胜一筹。特别是女性朋友,早上运动在减少全身脂肪,尤其是腹部脂肪方面,效果相当惊艳。而男性朋友呢,早晚运动减脂效果差别不大,但晚…

    2025年2月21日
    12600
  • “零添加”酱油:智商税还是健康选择?一文教你如何挑选优质酱油

    近日,几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中检测出镉、总砷的报道冲上了热搜,尽管检测结果中重金属的含量都没有超过国家标准,但这一事件还是引发了消费者对“零添加”酱油的质疑。那么,“零添加”酱油到底是智商税还是健康选择?我们又该如何挑选酱油呢? “零添加”酱油的真相 “零添加”并非绝对的安全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对于“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不得含有…

    2025年4月5日
    7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