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三四次,不小心成了“起夜家”?专家:不超过这个数都正常

你一夜几次啊?

年轻的时候,一觉睡到天亮,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晚上睡觉总要起几次夜,搞得一整晚都睡不好......还开始担心自己肾:

夜尿多是不是肾不好的表现啊?毕竟尿液在肾脏中形成的,夜尿多,是不是肾脏晚上还在“加班”代谢,得不到休息呢?

本期跟着江江和苏苏一起来看看!

夜尿是咋回事?

夜尿,顾名思义为夜间排尿,是指在夜间睡眠期间起床小便的现象。

正常的夜尿次数和没有夜尿在一定程度上都代表着健康,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水量,使夜尿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但,如果夜尿次数太频繁则要引起关注。

起夜三四次,正常吗?

首先要说的是,不管起不起夜,人在睡觉的时候,肾脏都仍然在不断地过滤代谢,产生尿液。只是这些尿液不会马上排出去,而是在膀胱里储存着,等到了一定程度才会让人产生尿意。

也就是说,不起夜并不代表肾脏就在休息,其实它一直在干活儿,只是产生的尿液储存在膀胱内而已。当膀胱内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就需要起夜“泄洪”。

至于次数,夜尿次数受到饮水量、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判断是否正常时,要综合考虑个人的实际情况。

2002年国际尿控协会将夜尿症定义为患者夜间因尿意醒来排尿≥1 次,我国的专家共识推荐以每晚排尿≥2次作为夜尿症的判断标准。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晚不超过2次夜尿是正常的。

如果夜尿次数超过 2次,一般都会影响睡眠质量,长时间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可能预示着健康状况出现问题,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糖尿病、慢性肾炎、膀胱肌肉收缩功能异常等都可能引起夜尿频繁所以觉得自己起夜异常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起夜家”

如何缓解频繁起夜?

起夜次数过多,显然影响睡眠,对于本身睡眠不好的人而言,简直就是地狱级的体验:起一次就再也睡不着了......

不妨试着从生活方式上做一些调整,减少起夜次数,以下几个小建议:

01.调整饮水习惯 避免在晚上睡前喝太多水、咖啡、果汁等,睡前最好去一次厕所。

02.利尿药,尽量避免睡前服用 有些疾病患者所服用的药物中,可能有利尿剂,尽量避免在睡前服用。

03.健康饮食 晚饭淡一点 均衡饮食,晚餐避免高盐食物,高盐食物会导致水肿,进而影响排尿。

04. 锻炼盆底肌 可以尝试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增强盆底肌力,改善膀胱控尿能力。

05.规律作息 疏解情绪 养成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也有助于缓解夜尿次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19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5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3月15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科学时光机 | 电池的“诞生”居然要感谢青蛙?

    科学家的重要特质之一,在于他们对异常现象的敏锐洞察力与不懈探索精神。1786年,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在一次偶然中,使用外科手术刀触碰了一只已解剖青蛙腿上暴露的神经,惊人的一幕发生了:蛙腿瞬间剧烈抽动。这一意外发现激发了伽伐尼的朋友、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的灵感。受此蛙腿实验的启迪,伏打在1800年前成功研制出人类历史上首个电池——伏打电堆。 同年3月20日,伏打…

    2025年3月21日
    7300
  • 不用去健身房了!你家楼下的健身器材才是真宝藏

    朋友们,你是不是也经常因为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而腰酸背痛、脖子僵硬?下班后是不是也想找个简单方便最好还能不花钱的方法来缓解身体的疲劳?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个超实用的健身小妙招——利用小区楼下的健身器材,只要花上十几分钟,就能让你舒缓筋骨、放松身心。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正确使用方法吧~ 太空漫步机 小区里最常见的健身器材之一,小时候最喜欢蹲在上面…

    2025年2月16日
    16700
  • 吃鲤鱼、庆田蚕…元旦居然有这么多好玩的民俗!

    元旦即将到来,同样作为中国的节日,现代意义的元旦“存在感”比春节弱了不少,我们平时经常会聊一聊春节的民俗,却少有人讲元旦的民俗,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各地元旦迎新年时有哪些好玩的风俗。 01 元旦不说“旦” 据说老北京人忌讳元旦的“旦”字,因为“旦”与“蛋”谐音,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些骂骂咧咧的语言。所以过去老北京人,不爱说“元旦”,只说“阳历年”。 北京人过元旦没…

    2024年12月31日
    21300
  • 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所以泡菜一口都不能吃?

    泡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风味食品,最正宗的做法是利用乳酸菌发酵,让泡在高盐环境里的萝卜、辣椒、姜、蔬菜等产生出独特风味,但如果保存不当,就会造成细菌和霉菌的大量繁殖,使整坛泡菜完全变质,不能食用。同时,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且无法回避的常见化学成分,在腌制泡菜的时候必然会产生,那就是亚硝酸盐。 图源:Pixabay 天啦!亚硝酸盐?那不是有毒吗?那我们从310…

    2025年2月6日
    16400
  • ​​梅毒与疟疾:一场以毒攻毒的医学奇迹​​——从“发烧疗法”看人类与疾病的博弈史

    ​​摘要​​ 20 世纪初,梅毒和疟疾看似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却在医学史上上演了一场惊险的“合作”。科学家发现,利用疟疾引发的高烧可杀死梅毒螺旋体,这种“以毒攻毒”的疗法拯救了无数生命,却也因伦理争议和时代局限成为医学史上的特殊注脚。 ​​引言:梅毒的致命威胁​​ 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曾是全球性传播疾病的“头号杀手”。在抗生素发明前,晚期梅毒患者会出现骨损…

    2025年4月24日
    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