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婴儿”离世,心源性猝死为何盯上中青年人?

3月24日,“世纪婴儿”千千母亲发布讣告称,2000年0点0分出生的“世纪婴儿”千千去世,年仅25岁。

千千母亲发文称:“感谢大众对爱女的关爱和悼念。千千虽是我们的女儿,但她以千禧宝宝、世纪婴儿的身份降生,意味着她不仅仅是属于我们这个小家庭。”“她伴随着新千年的鞭炮声,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降生,如今又在人们的关爱祈愿声中归去。这是大家给到千禧宝贝的人间礼遇。让她在天堂感到人间值得来过。”

0时0分出生的世纪婴儿去世#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千千哥哥,在社媒上发文称妹妹千千不幸去世。

哥哥写道:“妹妹,一路走好,我纯真善良的好妹妹,你终于在人间渡完了所有劫难,到了最后也终于懂得,你的灵魂有多么孤独,但你的人生经历也很精彩了,最后终于在光芒中解脱,哥哥也算是你生命最后时刻陪伴在你离开的人,咱们今生缘未尽,来生再续缘,去自由飞行吧,我的小天使,千千下辈子见。”

千千哥哥还把当年千千出生时登上报纸的照片一并发了出来。报道中,千千母亲是一名老师,1999年12月31日下午3点多,千千母亲被推进产房,但是小宝宝在母亲的腹中就是不肯出来,直到深夜23点59分,在大家的倒数计时中,千千卡着零点准时出生,成为了“世纪婴儿”,体重7斤多,也因此母亲给女儿取名“千千”。

千千母亲向媒体表示,千千在天津从事音乐工作,3月3日开始发烧、腹疼,硬挺5天后,8日坐大巴回长治。8日晚,家人将她送往当地医院诊治,9日清晨她突然昏迷,当晚宣布不幸去世。千千表哥告诉记者,千千生前的愿望是“多出去走走,多看看世界”。

据了解,千千的死因是心源性猝死,病发突然。千千生前擅长绘画、创作音乐,还考取了潜水证。

消息一出,有很多网友安慰家属,希望他们早点走出悲痛。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资料显示,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所导致的突然死亡。通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突然意识出现丧失,在急性症状出现一小时内死亡。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人数超过54万。青少年群体中,每十万人发病率为1-2例,虽然概率相对较低,但仍值得关注。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王宁表示,中青年人心源性猝死的常见病因主要包括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肥厚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以及原发性心电疾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且不再局限于老年人,30-40岁的患者屡见不鲜,最年轻的患者甚至仅有20多岁。

王宁说,这一趋势的加剧与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长期熬夜导致的生物钟紊乱、吸烟对血管内皮的损伤、高热量饮食引发的肥胖与高血脂,以及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此外,精神压力大也是重要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同时,年轻人往往对自身健康不够重视,忽视了早期的心血管疾病症状,导致病情延误。

心跳骤停,如何抓住黄金4分钟?

医学界流行一种说法: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对心梗患者来说,越早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就能挽救越多的心肌。而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来说,留给其抢救的时间就更少了。

据了解,全国每年大约有200多万急性心梗的病人,但是能够来得及送到医院去做手术治疗的往往还不到100万,很多急性心梗的病人往往在家中突发心梗,还没有来得及送到医院治疗就已经去世。

因此,如果身边的人出现了剧烈的胸痛、濒死感,一定要把握好黄金救治时间,有条件的要尽快送到大型医院、心脏中心。心跳骤停,黄金抢救时间仅4分钟,学会正确进行CPR(心肺复苏)和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非常重要!

出现这五个信号,需要注意

胸闷心悸

发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经常伴有精神疲乏,头晕喘促等。

头晕乏力晕厥

头昏、恍惚、视物模糊或两眼发黑、四肢无力,随之意识丧失。

呼吸困难

得了心脏病后,大部分病人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的现象,这些症状在患者活动后会更严重,在坐着时或者是晚上睡觉时会感觉好一些。

下肢水肿

这往往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的表现,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

突发胸痛或胸痛加重

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胸闷、气短、咽喉部紧缩,部分人伴有左上肢、肩、背部放射性疼痛。

在生活中如何保护心脏?

改变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高纤维,低脂肪和低盐的饮食有助于降低心脏疾病的风险。

规律锻炼: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益心脏健康。

戒烟与限酒: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这两者都与心脏问题有关。

体重管理:超重或肥胖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应努力维持健康的体重。

定期检查与药物治疗

血压监测:高血压是心脏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应进行定期检查。

血脂检查:高胆固醇也是一个风险因素,可通过药物和饮食来控制。

血糖检查:高血糖也与心脏病风险相关,因此也要定期检查。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诊断出有心脏疾病的人,按照医嘱服用药物治疗。

其他预防措施

学习急救措施:学习心肺复苏术(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提供及时的援助。

情绪管理:过度的压力和紧张也可能诱发心脏问题,学习压力管理和放松技巧也是有益的。

也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如使用智能手表等通过生物测量传感器的生理测量数据来监测心脏的功能。

来源:北京青年报、新华日报·交汇点、极目新闻、@央视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93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被夸大了的失败经验,无非是变相的成功学

    研究了那么多失败的案例,仍然做不好一家企业

    2017年4月17日
    33703
  • 越是缺什么,就越想在这方面有所表现,为什么会这样?

    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人,大家都知道其实他们在某些方面的欠缺,但他们却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有意无意地表现自己在这方面是有很强能力的,结果是欲盖弥彰,往往最后是弄巧成拙,贻笑大方!其实这种略显病态的现象可以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涉及自我认知、社会比较、补偿机制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可能的原因: 1.补偿心理(Compensation) …

    2025年2月20日
    11600
  • 热起来了,空调怎么用更省电?实验数据说话,看完秒懂!

    “空调打开后暖和/凉快了就关,不适再开,这样可以降低能耗。” “那冰箱你也会开门关门让它休息吗?空调不要反复开关,这样才费电呢!” 这两种论调在生活中都很常见,那到底哪一个才更省电、对空调损耗更低呢? 浙江省科普联合会推出的 科普公益系列短视频《靠谱》第十九期 带你揭秘! 基于证据的自圆其说皆为真理 本期特邀专家——杭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文渊实验学校互动式科学…

    2025年4月25日
    1300
  • 小肚子是为了保护子宫和卵巢?医生提醒:腹部脂肪过多危害很大!

    流*言 “女性的小肚子是为了保护子宫卵巢?” 很多人都有小肚子,也都会为小肚子而苦恼。但是网上出现了“女性的小肚子是为了保护子宫卵巢”是说法,让不少人信以为真,纷纷表示:“终于为小肚子找到存在的意义了!”有的人从而中断了减肥计划,甚至有的人开始养起来了小肚子。 流言分析 并非如此。 人的小肚子主要是脂肪堆积造成的。这些脂肪没有包裹着子宫卵巢,所起的保护作用很…

    2025年2月26日
    15900
  • 体重超重,国家卫健委出手!这些减肥的“坑”你踩过吗?

    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当前危害中国老百姓健康的首个主要危险因素和疾病,来自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当中的很多致病因素跟每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饮食和体育锻炼都密切相关,比如体重异常的问题。 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脂肪肝,甚至一部…

    2025年3月16日
    7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