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没有导航的古代,人们是如何辨别方向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充满智慧的古代人民就已经发现了磁石具有指极性。于是他们利用磁石的指极性发明了司南,《鬼谷子》其中写道:"郑人之取玉也,必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从典籍的记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司南在古代人出行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司南被人类不断改进,便出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指南针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极其漫长的改良,才得以现世。司南的改良作品——指南鱼与水浮磁针主要记载于唐宋年间,例如《神机秘籍》中说:"针法古无所传,自昔玄真始制。"玄真便是擅长物理的唐朝人。指南鱼的制备方法记录于《武经总要》,书中说:“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此书则写于北宋时期。

水浮磁针同样也记于北宋时期,具体记载于著名科学家沈括的代表作《梦溪笔谈》,其中卷二十四,其文曰:"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

比起在陆地,人类在航海时更易迷失方向,此时的指南针并不能完全满足航海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发明了更多在航海中可以指明方向的工具,这些工具帮助人类走上了伟大的航海之路。

在航海过程中迷失方向是极为危险的事情,东晋僧人法显曾记述:“大海弥漫无边,不识东西,唯望日,月,星宿而进。”由此可见,古人除了利用地磁导航外还会利用天文中的规律进行导航,其中最为著名的天文导航工具,便是陪伴郑和七下西洋的牵星板。

牵星板,是我国古代利用天文定位技术——牵星术来进行航海定位导航的工具。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牵星板测量出的垂直高度与纤绳长度来换算北极星的高度角,进而确定所在地的地理纬度。

在《武备志》中保存了二十页郑和海图,其中有四幅为“过洋牵星图”,在图中船员们所用的观测仪器即为牵星板。

据记载牵星板为12块边长为2-24厘米、带有刻度的乌木板组成。观测者需手持牵星板,使板面与海平面垂直,下边缘与海天交界线垂直,上边缘与所测天体相接,板上引一长绳以固定牵星板与观测者眼睛之间的距离,计算单位为“指”与“角”,一指约为今天的1.9°,折合四角。

在国家海洋博物馆海洋天文展厅中便有体验牵星板原理的互动屏幕。

在西方也有用于测量星辰进行导航的六分仪,六分仪所基于的原理很简单,即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使用时﹐观测者需手持六分仪﹐转动指标镜﹐使在视场里同时出现的天体与海平线重合。根据指标镜的转角可以读出天体的高度角﹐其误差约为±0.2°~±1°。

六分仪的原理是由牛顿提出的,到了1732年,英国海军开始将原始仪器安装在船艇上,因为当时最大测量角度是90度,因此被称为八分仪。1757年,约翰·坎贝尔船长将八分仪的测量夹角提高到120度,发展成为六分仪。其后六分仪的测量夹角虽然逐渐提升到144度,但是其名称却一直保持不变。

在国家海洋博物馆海洋天文展厅入口上方的水晶装饰,就是一个六分仪的造型。

除此之外经天纬地展区中也展示着不同时期世界各国生产的六分仪与八分仪。

从波尼西亚人利用特殊手势结合天空中的星星来辨别方向,到如今人类向太空中发射卫星用于航海导航,人类从未停止对大海与星空的探索,不断精进的设备,不断突破的极限,从指南针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简易装置到大国重器,都彰显着人类文明与科技的进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71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3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4月13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又是哪部剧的主人公得了“失忆症”!这种“症”真的存在吗?

    图虫创意 在许多影视和文学作品中,“失忆”常常作为一种极具戏剧化的情节出现。然而,随着失忆梗的频繁出现,人们开始好奇,“失忆症”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吗?记忆是否能够像电视剧中那样,丢失后又奇迹般地恢复呢?在本期的科普探索中,让我们来一起揭开失忆症的神秘面纱,探索记忆的奥秘。 1.记忆是如何产生和消失的? (1)记忆的形成: 基于目前对记忆形成机制的认识,我们…

    2024年12月31日
    18400
  • 男子拆快递,几十根“针”飞入眼中!警惕这种东西,很常见!

    宁波的夏先生因拆快递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意外。 据宁波晚报报道,数月前,夏先生因为工作需要,在网上购买了一些弹性支架。当天傍晚,他一拆开快递,包裹内的弹性支架突然爆裂,几十根“针”一般的异物,刺入他的右眼。 图为导致夏先生眼睛中招的弹性支架 在家人的陪同下,夏先生急急忙忙地赶到宁波市奉化区中医医院眼科急诊科。 结果医生看了都傻眼,在显微镜下,夏先生的眼睛里有…

    2025年3月14日
    9700
  • 这种肉吃太多,心血管病、糖尿病都要来“敲门”!快看看你吃对了没?

    如今,心血管病堪称影响咱们寿命的“头号杀手”。 2019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每5个死亡病例里,就有2个是被心血管病“拖走”的。还有糖尿病,它也是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不少人得了糖尿病后,心血管也跟着出问题。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而这两种病的一大“帮凶”,就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说到这,有一种大家可能天天都在吃的“伤心”食物,必须重点批评——红肉! 红肉到底有多“伤…

    2025年2月28日
    13200
  • 物理学中真有“魔法”,它代表一类量子资源

    物理学中确实有“魔法”,但这里要介绍的魔法,并不是指物理学中神奇的现象,而是量子资源理论中的概念,其是实现通用量子计算和量子优势的必要非经典资源。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聚焦于探寻魔法在量子多体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但对于高维和大尺寸的不可积量子多体系统,仍然缺少有效研究工具。为了弥补这一空白,本文介绍一种用于计算多体魔法的有效算法。 撰文 | 丁一茗、严正(西湖大学…

    2025年2月14日
    20800
  • “天选减肥果”竟是它!低卡高纤还美味,多吃不怕胖

    夏天快到了,很多人的减肥计划纷纷提上日程。今天要给大家安利的,就是堪称减脂人群“贴心小棉袄”的圣女果。 这颗看似普通的红色小果,实则蕴含着令人惊喜的营养价值。那么它的营养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它与普通西红柿的差异难道仅仅是体型上的区别?今天就让我们一块来了解一下。 低卡高纤的“减肥黄金果” 圣女果虽然在食物成分表里属于蔬菜类,但其实有很多水果的特性,如像水果一…

    2025年4月27日
    3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