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了一名1岁1月大的孩子,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喘息,家属在家自行治疗,但是无明显好转,咳嗽越来越频繁。
症状一直持续一个多星期,越来越严重,来到我院就诊,医生听诊后高度怀疑孩子是气管异物,询问家长:“孩子最近有没有吃东西呛着?”两位家长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
结果,孩子胸部CT显示:“左主支气管内较低密度,支气管异物?”
为了进一步确诊,医生立即给小孩完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支气管镜下发现左主支气管下段可见白色坚果样异物堵塞,周围无出血。立即跟家长谈话签字,转手术室全麻下进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
值得庆幸的是,手术顺利,小孩的病情终于得到彻底解决。
“熊孩子”很容易发生异物误吸误食
在孩子的眼中,很多事物都是新鲜且充满吸引力的。尤其是婴幼儿,他们往往喜欢用嘴巴尝试任何东西,再加上他们的牙齿发育并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将那些花生、瓜子等食物嚼烂,婴幼儿会厌软骨敏感度较差,喉咙的防御反射功能不完善。
稍大一些的孩子们,喜欢跑、跳、嬉戏打闹,兴奋或者嚎啕大哭。如果在他们做这些活动时,嘴里含着食物或者物品,这些东西就可能会进到气管里,刺激气管引发呛咳。所以一旦孩子突然剧烈呛咳,家长一定要重视,异物很可能会进到气管!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发生异物误吸
1.孩子突然出现强烈刺激咳嗽、间歇性呛咳(一会儿重一会儿轻)或慢性咳嗽并且出现喘息,吃药治疗几天后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
2.孩子发生呛咳前嘴里含有坚果、零食、玩具等;
3.孩子突然出现憋气、面色青紫、烦躁、呼吸困难症状。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
1.尽量不要给3岁以下孩子吃花生、瓜子、果冻等易产生呛咳的食物;
2.不要给孩子玩大头针、铁钉、硬币、别针、小钢珠等容易吞咽的物品。
家长多一份细心,孩子就少一份危险。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戴季秋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4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