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 王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 杨明辉
守护骨骼,远离骨折: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全面预防指南——科学管理让晚年生活更稳健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据统计,全球每3秒就有一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而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高达2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一问题愈发严峻。然而,骨质疏松性骨折并非不可预防。通过科学的饮食、运动、环境优化和医学干预,老年人可以显著降低骨折风险,保持生活独立性。
一、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从“无声侵蚀”到致命后果
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弱易折。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脊椎、髋部和腕部,其中髋部骨折最凶险,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并非因骨折本身致命,而是长期卧床引发的肺炎、血栓、褥疮等并发症可能导致死亡。
典型危害包括:
1疼痛与畸形: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致身高缩短、驼背,甚至压迫心肺功能。
2失能与心理创伤:骨折后行动受限可能引发抑郁、焦虑,影响生活质量。
3高死亡率: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超过20%,远超部分癌症。
**二、**预防基石:营养与运动的“双支柱”
1 科学补钙与维生素D:骨骼的“建筑材料”
1钙的摄入:每日需1000-1200mg钙,可通过牛奶(300ml/天)、豆制品、深绿叶菜等补充。若饮食不足,可选用碳酸钙等钙剂。
2维生素D的协同作用:每日需600-800IU维生素D,阳光照射(每日10-30分钟)是天然来源;冬季或日照不足时可口服补充剂,需监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目标>30μg/L)。
3蛋白质与微量元素:适量优质蛋白(1.0-1.2g/kg/天)及镁、锌、维生素K可增强骨基质合成。鱼类、坚果、全谷物是优质选择。
4饮食禁忌:高盐(每日<5g)、过量咖啡(<300mg/天)、碳酸饮料和酒精会加速钙流失,需严格限制。
2 运动处方:强骨增肌,防跌倒
1负重运动:如快走、慢跑、跳舞,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
2抗阻训练:弹力带、哑铃训练每周2-3次,增强肌肉力量,降低跌倒风险。
3平衡训练:太极拳、单腿站立等可提高协调性,减少跌倒概率。
禁忌提示:严重骨质疏松者应避免弯腰提重物、快速扭转等危险动作。
三、环境优化:跌倒预防的“安全网”
65岁以上老人中,90%的骨折由跌倒引发。居家环境改造可降低38%跌倒风险:
1照明与防滑:走廊、楼梯安装感应灯(亮度>50流明),浴室铺设防滑垫,穿防滑鞋(后跟<2.5cm)。
2动线简化:移除地毯边缘,常用物品置于腰部高度,避免攀爬取物。
3辅具使用:拐杖手柄高度与腕横纹平齐,坐便器旁安装L型扶手。
四、医学监测与药物干预:早发现、早治疗
1* 定期筛查与评估
1骨密度检测:常采用的方法为双能X射线法(DXA)或QCT,建议女性>65岁、男性>70岁常规检查;高风险人群(骨折史、长期用激素、低体重)应提前筛查。
2骨代谢标志物:如β-CTX(骨吸收指标)、P1NP(骨形成指标),可动态评估治疗效果。
2 药物治疗方案
1基础治疗:钙剂+活性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
2抗骨吸收药物: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地舒单抗,适用于高骨折风险者。
3促骨形成药物:特立帕肽(疗程≤2年),适合极高风险患者。
注意事项:双膦酸盐使用5年后需评估“药物假期”;长期用药需警惕下颌骨坏死等罕见副作用。
五、心理支持与康复管理:身心并重
骨折预防不仅是生理课题,更需关注心理与社会因素:
1心理调适:焦虑情绪可能影响治疗依从性,可通过正念冥想、病友互助小组缓解压力。
2社会参与:鼓励参与社区活动,如老年大学、兴趣小组,增强社交支持。
3康复训练:骨折后需个性化康复计划,包括疼痛管理、肌力恢复及关节活动度训练。
六、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通常由低暴力(如平地摔伤)引起,骨科治疗通常并不复杂。但患者年龄较大,合并症多,为骨折治疗带来许多困难。同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发病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因此,注意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预防骨折的发生,对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
七、典型案例与启示
张阿姨因在家下床时摔倒,右髋部疼痛,无法活动。经急救车转运至医院急诊就诊检查后,诊断为股骨颈骨折,且断端发生移位。入院后完善检查,接受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术后恢复了站立和行走功能。
此案例提示:
1居家应进行适老改造,预防跌倒。
2注意跌倒瞬间的自我保护。
3及时就医的重要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并不可怕,控制合并症的前提下,骨折治疗通常简单并且效果较好。
结语:投资骨骼健康,赢回自主人生
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项贯穿终生的系统工程。年轻时积累骨量,中年减缓流失,老年严防跌倒,三者缺一不可。正如专家所言:“70岁的骨折风险,早在20岁的餐盘和运动习惯中就已埋下伏笔。”通过科学饮食、规律运动、环境优化及医学支持,希望每位老年人都能筑牢骨骼防线,享受高质量晚年生活。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今天开始:
1检查家中安全隐患,进行适老化改造,去除老年人摔倒危险因素。
2制定家庭补钙计划,每周安排一次“晒太阳日”,鼓励长辈多进行户外负重运动。
3 鼓励长辈参与太极拳或平衡训练课程。
4注意骨质疏松症的筛查和药物治疗。
唯有全社会共同关注,才能让“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悲剧不再重演。
编辑排版 | 沐辰
参与组稿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许昆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