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保水虾仁磷酸盐超标,部分商家超量添加保水剂、包冰增重”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那么,保水剂到底是什么?“保水虾仁”到底能不能吃?
图源:Pixabay
什么是“保水剂”?
市面上的虾仁大多使用“对虾”作为原料。对虾个头大,壳薄肉厚,味道也比较鲜美,重点是价格也不算高,颇受大众欢迎。
对虾在被捕捞上岸后,一部分直接流入市场以活虾的方式出售,另一部分则会先进行冰镇保鲜,送入工厂被制成虾仁。在经历清洗、去虾头虾壳虾线等流程后,此时就有了一个重要的步骤——保水。
在技术还不那么成熟的过去,虾仁的保鲜是一项难题。若不加处理,直接冷冻保存,低温会破坏虾仁本身的细胞结构,导致水分流失,颜色变暗、个头也会缩水,到最后要吃时口感变得很柴。于是商家想到了加入水分保持剂来保持虾仁的Q弹新鲜。
保水剂即食品水分保持剂,能保持虾仁的水分、提升口感和延长保质期,业内称这样的方式为“保水”或“泡药”,但部分生产厂家在加工水产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来“给虾增重”。
保水剂的主要原料是三聚磷酸钠以及其他磷酸盐,它是一种高吸水性的无机化合物,无毒无害,可以反复吸水、释水,在农业上被称为“微型水库”。
除了应用于冷冻水产品的保鲜之外,保水剂还常应用于罐头、果冻、熟食产品等等。
图源:Pixabay
合理使用保水剂没有问题
近几年也出现了不含磷的保水剂,比如使用食盐、碳酸氢钠,或一些不含磷的复合保水剂。
浸泡过保水剂的冷冻虾仁,看着水润有光泽,炒熟后口感脆卟卟的,十分Q弹。也方便冷藏运输,不容易变质败坏。
对商家来说,保水剂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压秤。在国家标准下(每1kg的水添加不超过5g保水剂),随着浸泡时长不同,虾仁可以增重10%-30%不等。
这是保水剂合理的增重范围,但有些无良商家超量使用保水剂,一袋虾仁能化出半袋水,商家的成本下降,消费者成了冤大头。而且保水剂主要是磷酸盐,摄入超量的磷酸盐可能会影响钙的吸收。
因此,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添加保水剂,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是充满了“科技与狠活”的虾仁,只能高喊二字:快跑!
如何选购虾仁
1.看配料表
无论是网购还是在线下商超选购,看配料表总不会出错的。如果配料表只有虾和食用盐,且注明是单体冷冻,就是使用的不含磷保水剂。
2.看价格和冰衣厚度
买虾时,个头很关键,一般店家都会注明40/50/70/80等,这些数值表示1公斤的虾尾数,数值越小,说明虾个头越大,价格也会越贵,看商家的包装也就能估算出一只虾大约的重量。
一些渠道不明的直播间、散装货,可能标重200克,但每只虾仁都挂着厚厚的冰衣,解冻后实际为100多克出头,折损率高达50%甚至更多,购买这种虾仁的消费者就是纯纯的冤大头了。
因此,如果剥好的虾仁价格低到离谱,这个便宜我劝你别捡。
参考资料:
[1]施露,杜雨琪.挑虾有诀窍 健康有保障[N].安徽日报·农村版,2025-03-21(003).
[2]李辉.保水剂对南美白虾产品品质的影响[J].现代食品,2017 (19).
供稿单位:重庆电脑报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审核专家:余师亮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