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日 | 徐霞客:一场跨越30多年的伟大“旅行”

1613年,明代杰旅行探险家、地理学者及文学家徐霞客,自浙江省宁海县启程,开始游历大山名川。他的足迹跨越了当今的浙江、上海、陕西、河南、广东、湖北、云南、北京等共计19个省市的广袤土地,沿途所见所感,凝聚成了超过60万字的鸿篇巨制——《徐霞客游记》。这部著作不仅是对中国壮丽山川的细腻描绘,更是研究明代社会风貌、激发后世旅游探索精神的珍贵遗产。

《游天台山日记》作为《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详细记录了徐霞客初探浙江天台山的九日行程。文中开篇“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皆洋溢着欢愉的气息。行经三十里,抵达梁隍山。闻此地常有猛虎出没,月余间已伤人数十,遂决定于此安营扎寨”,其中“癸丑之三月晦”即指公元1613年的农历三月三十日(5月19日)。此后,每年的5月19日也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鸿篇巨著背后的科学精神

徐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本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历经三十载艰辛探索,终成六十万字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此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问世,是中国地理考察的巨作。

《徐霞客游记》详尽记录了作者自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涵盖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多个领域,不仅是中国地貌地质系统考察的先驱,更生动展现了中华大地的壮丽风光。其文字优美,兼具文学价值,成为地理学与文学交叉领域的瑰宝。

徐霞客足迹遍布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留下17篇名山游记及《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多部著作,总计游记资料逾六十万字,后经整理汇编成《徐霞客游记》。

据统计,徐霞客考察并记录的地貌类型达61种,水体类型24种,动植物种类超过170种,名山及有名山峰1259座,岩洞、溶洞540余个。在他所描绘的景点中,有50余处已成为县级以上风景名胜区,50余处设有旅游和文物管理机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务院首批公布的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徐霞客曾探访过25个。

徐霞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考察成果,离不开他坚定执着、勇往直前的科学精神,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无限热爱。

首次对自然地理进行理性探索

徐霞客历经三十余载的旅行考察,亲眼见证了众多地貌景观。其游记中详尽记录了岩溶、山岳、红层、流水、火山、冰缘及应用地貌七大类型,共计一百零二种地貌形态,尤以对中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的描述最为详尽。

在地表岩溶领域,徐霞客深入我国东南、中南及西南地区岩溶地貌最为发达的区域,全面且系统地记载了石芽、溶沟、裂隙、落水洞、漏斗、竖井、溶蚀洼地、槽谷、盆地、盲谷、干谷、嶂谷、天窗、天生桥、岩溶湖、岩溶泉、峰林、孤峰、岩洞、穿山、溶帽山等多种地貌形态,并对岩溶地貌的分布范围及地域差异进行了深刻阐述,显示出他对地表岩溶地貌已具备一套系统的分类与命名体系。

此外,《徐霞客游记》中还记载溶洞二百八十八个,其中亲自考察者达二百五十个,占比高达87%,此数字尚不包括他游历但未在游记中记载的溶洞,诸如张公洞、善卷洞等。他对洞穴的描述涵盖了大小、方向、类型、形态、堆积物、生物、气候、音响、考古、利用、石色及成因等十二个方面,部分篇章还记录了他考察洞穴的独特技巧。

《徐霞客游记》在我国地学史上首次较为全面地对自然地理现象进行了理性探讨。在此之前,《禹贡》《五藏山经》《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典籍虽已包含丰富的自然地理知识,涉及地貌、河流、湖泊、生物、矿产等多个方面,但在分析自然地理现象成因方面,《禹贡》《五藏山经》《汉书·地理志》均为空白,《水经注》仅提及三次,而《徐霞客游记》则高达五十七次。

有学者研究表示,徐霞客深入探讨了海拔高度、地理纬度、气候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河流侵蚀作用等自然现象,其分析方法与现代科学理念相契合。在此之前,地学著作大多局限于对自然地理现象的直观描述。徐霞客则突破了这一局限,成为首位有意识地探究自然地理现象成因,并进行理性分析与科学阐释的先驱。《徐霞客游记》因此被誉为我国首部全面深入探索自然地理现象成因的地学经典。

参考来源 :豆瓣读书、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科普博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64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9日 下午1:01
下一篇 2025年5月19日 下午1:01

相关推荐

  • 时间不够用,可以训练自己少睡觉?

    流言:“睡眠时间是可以通过训练缩短的?” 现在生活节奏快时间紧张,网上有传言称可以通过训练减少睡眠时间,腾出更多时间来做事情,一些网友对此信以为真,照着练习,甚至还有人组织睡眠训练班牟利。 流言分析:千万不要这样做。 “睡眠时间可以靠训练缩短”的说法,并不符合人的生理规律。实际上,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跟遗传和年龄密切相关,强行训练自己短睡,其实只是在让自己习…

    2025年5月12日
    2600
  • 啥?房屋也能“看医生”了!?

    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的信息显示,2025年我国将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持续实施完整社区建设、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和老旧街区更新改造等民生工程、发展工程。 当前,全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一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旧街区和厂区建筑面临着结构老化、功能落后等问题,对其更新改造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近来,一种融合数字科技的“建筑医院”概念应运而生…

    2025年4月10日
    7700
  • 男子捡到 6600 万年前的呕吐物化石,科学家从中发现了一则史前尴尬趣事

    坐大巴时,人们难免遇到晕车呕吐的人,闻着那股复杂的气味,真是一分一秒都不想多待。然而,当一滩呕吐物存在的时间超过上千万年,事情就不同了。 前不久,一位名为本尼克的丹麦化石爱好者,意外捡到了一块呕吐物化石。人们非但没有觉得恶心,丹麦政府甚至直接为它授予了“Danekræ”的名号——这是一个丹麦特有名词,专指有着重要自然历史价值的文物,类似丹麦石头圈中的奥斯卡。…

    2025年3月7日
    10600
  • 除湿、防霉、保健康:告诉你最全的回南天生存指南

    图虫创意 每年春季,我国南方地区都会迎来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天气现象——“回南天”。这种天气通常出现在2月至4月,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地是“重灾区”,在福建多称为“南风天”,江西多称为“回潮天”。回南天的到来,仿佛给整个南方地区披上了一层湿漉漉的“魔法外衣”。墙壁、地板、玻璃窗上挂满了水珠,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水帘洞”。 …

    2025年4月22日
    4100
  • 商王捉了只鳖,还用青铜给它“拍了照”

    商王,大邑商的统治者,在东至大海,西入关中,北抵燕山,南跨长江的广大范围内都流传着商王的名号和威望。 洹水,缓缓流经商都,沿岸分布着商王族的宫殿以及众多的屋舍。两岸的林地以及河流中生存着众多的生物。除了躲避时常的田猎外,它们与世间的繁华并无瓜葛。不过,一只鳖却意外闯入了历史的聚光灯下,与商王一同站在了舞台的中央。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历史传奇呢? 一件奇特的青铜…

    2025年5月14日
    1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