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窄的地方都敢钻,“喵星人”难道是“液体”?

利维坦按:

养猫的人都知道猫咪身体的柔韧性,这在画家歌川国芳的作品中有特别传神的体现:

猫咪这种可以变换、调整身形以适应各种容器的能力,的确让我们人类自愧不如。章鱼可以非常从容地从一条很狭窄的缝隙或孔洞里溜走,但它毕竟是无脊椎动物——作为脊椎动物的猫,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大约15年前的新年那天,我们花了好几个小时寻找我家的猫。烟花把可怜的小动物吓得躲了起来。我们找遍了它喜欢待的所有地方都没有找到,猫似乎就这样凭空消失了。但某一时刻,我们惊讶地看到有一团黑乎乎、毛茸茸的东西从壁炉下一个又长又窄的缝隙里爬了出来。

原来,我们的家猫Tigrou藏在了一个看起来完全不可能容下它的地方。 许多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近年来,关于“猫是液体”的梗在互联网上流传开来,引起了不少关注。法国巴黎城市大学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物理学家马克-安托万·法尔丹(Marc-Antoine Fardin)就是被这些梗吸引的人之一。

© Steam Community

“我会花点时间上网,”他在2019年的一次TEDx演讲中说道,“当然目的是为了研究。”2014年春天,法尔丹开始从科学角度研究猫的流体行为——这也是他逃避本职工作的方式[1]。“这种拖延症实际上还带来了某种成功,”他在演讲中解释道,“它让我赢得了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奖项的特点是让人‘先发笑,再思考’。”

什么是液体?

对于物质的状态,例如固体和液体,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例如,在学校里你可能学过,固体的分子紧密排列并处于固定位置,而液体的分子则可以相互自由移动。

然而,法尔丹的研究基于流体动力学流变学的科学。在这个领域中,具有固定体积和固定形状的物体被认为是固体。相比之下,液体物质的体积保持不变,但它们的形状可以发生变化。而猫正好符合后者的标准:尽管体积恒定,它们却能随心所欲地弯曲身体以适应诸如纸箱或水槽这样的容器。这是不是意味着猫应该被归类为液体呢?

© Reddit

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如果等待足够长的时间,最终一切都会流动。这是流变学的座右铭,”法尔丹在TEDx演讲中说道。例如,倾斜路面的固体沥青会非常缓慢地流动,这可以在几十年后观察到。如果施加足够的压力,固体也会发生变形。另一方面,液体也可以表现出固体特性。比如,番茄酱只有在瓶子被多次摇晃后才会流出来。

因此,之前关于液体的定义并不完全准确。什么是液体,显然取决于你观察的时间长短。流变学家因此使用了一个叫做底波拉数(Deborah number)的值来表示物体的流动性。原则上,底波拉数越小,物质就越具有液体特性。

底波拉数不仅取决于观察时间(T),还取决于所谓的松弛时间(τ),即液体适应形状所需的时间。

© Giphy

如果你往杯子里倒水,水会非常快地填满杯子,因此松弛时间非常短。而对于像蜂蜜这样的粘稠液体,你则需要等待更久。通过将松弛时间与观察时间的比值τ/T相结合,就得到了底波拉数。如果底波拉数小于1,则物质被认为是液体。如果底波拉数大于或等于1,则被认为是固体[2]。观察时间越长,底波拉数就越小,物质看起来就越流体化。

对我们来说,山脉无疑是固体。在人类一生的时间范围内,无法观察到它们的流动行为。但在几百万年的时间尺度下,这种情况就会改变。事实上,底波拉数的名字来源于《旧约》的一行话,被称为《底波拉之歌》。文中提到:“群山在耶和华面前溶化。”底波拉数提醒我们,猫是否能被归类为液体——或者说液体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取决于你观察它们的时间长短。

猫和液体的共同点 尽管如此,流变学研究依然可以进行,这些研究揭示了猫的许多液体特性。

© ForGIFs

要计算猫的底波拉数,首先需要确定它们的松弛时间。这因动物的品种、年龄等因素而异。例如,小猫可能有更长的松弛时间,因为它们经常扭来扭去,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安定下来并将身体调整到适应周围环境的形状。

在他的讲座中,法尔丹指出,容器或环境的形状也很重要。例如,猫在主人腿上可能会比在前往兽医的运输笼中更快放松下来。这种差异并没有否定猫作为液体的身份。许多常见液体的松弛时间也会因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水在特氟龙等疏水表面上会形成水滴,而在其他表面上则会很容易扩散开来。

法尔丹在2014年发表在《流变学通报》(Rheology Bulletin)上的研究中提出,年轻成年猫的松弛时间大约在1秒到1分钟之间。这个估算值可以用来计算底波拉数:假设一只猫在5秒内挤进一个小纸箱,并被观察1分钟,那么底波拉数为De=0.0833...。这个数值显著小于1:这表明猫清楚地表现出了流体行为。

© Nils Jacobi/Getty Images

正如法尔丹在论文中指出的那样,猫与液体还有其他共同特性。例如,它们具有屈服应力,这意味着只有施加一定的最小力后,它们才会从容器中“流动”出来。这一点与装在塑料瓶中的番茄酱相似,必须挤压瓶子,番茄酱才会流出来。

© Pinterest

此外,猫像液体一样,会将身体适应进入的容器的形状,从而完全填满容器。另一个猫与某些液体共有的特性是高表面张力,这在它们挤进或挤出小容器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法尔丹还对猫的其他流动特性感兴趣,例如它们是否能产生湍流。但他在论文中指出,猫属于“生物活性物质”这一类别,与细菌、鸟群、鱼群类似,它们“具有自身的动力”,因此很难用这种方式进行评估。

© Reddit

“总之,未来还有许多研究工作需要完成,但猫已经证明是流变学研究的一个丰富的模型系统,”法尔丹写道。生物学亦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看,与其他生物(如人类)相比,猫更像液体,因为它们具有灵活的(有时甚至是缺失的)锁骨。一旦它们的头能够通过一个开口,身体的其他部分也可以轻松跟随。这正是Tigrou能够“流”进我们壁炉下狭窄缝隙的原因。

参考文献:

文/Manon Bischoff

译/tim

校对/tamiya2

原文/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are-cats-actually-liquid/

本文基于创作共享协议(BY-NC),由tim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28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4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4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阿嚏!都是柏树惹的“祸”,但能一砍了之吗?

    焦点|涕泪横流,都是柏树惹的“祸”? 最近网络上 流传着大量北京市区花粉飘扬的视频 不少网友一边“涕泪横流”一边留言 “为什么北京今年的花粉这么多?” “北京的柏树花粉这么多, 为什么不能全部砍了?” …… 在北京天坛公园,柏树飘落大量花粉,游人掩鼻而行(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3月20日上午9时许 记者从北京天坛公园东门进入 看到花粉如烟雾…

    2025年3月23日
    7800
  • 每日吃三次的药,是随三餐吃吗?很多人吃错了……

    我们在吃药时经常会看到说明书上写“每日三次”,很多人就会在吃饭的时候,早、中、晚各一次。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每日三次用药,其实和吃饭没有关系。关于每天吃药频率这个事儿,咱们从头捋。 每日一次 先说每日一次,指的是每天同一时间服用一次,这个“同一时间”划重点。比如每日早上或晚上。某些药物在说明书中有规定服药时间的,以说明书为准。比如地塞米松或强的松,应在早晨的…

    2025年2月7日
    18600
  • 窗户爆裂、门被震飞!温度瞬间升至363℃,它的威力巨大,一定要当心

    想要清除厨房灶台的污渍 或是工厂机器的油垢 清洁剂 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帮手” 但你知道吗 清洁剂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火灾! 近日浙江宁波慈溪市消防救援大队 开展了一场“清洁剂实验” 1 不同成分清洁剂的火灾危险性 消防员将市面上常见的水基型清洁剂和泡沫型清洁剂分别均匀地喷洒在灶台 待清洁剂挥发10秒后用可燃气体探测器检测并分别做点火实验实验显示↓↓↓ 提示: 水…

    2025年4月23日
    2000
  • 最强阵风已达14级!北京大风进入最强时段,非必要不出门!

    今天,北京持续大风天气,仍处于大风橙色预警中。 据气象北京4月12日消息,受低涡影响,本市4月11日出现大风天气,11日17时至12日6时,全市598个测站中有524个测站(占比88.0%)极大风达7级及以上,359个测站(占比60.0%)极大风达8级及以上,210个测站(占比35.0%)极大风达9~11级,7个测站极大风达12~14级。 全市极大风速出现在…

    2025年4月12日
    6000
  • 有人 “复活” 了猛犸象、恐狼?那《侏罗纪公园》能否照进现实?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侏罗纪公园》中的“复活恐龙”被视为纯粹的科学幻想……直到今年为止。从年初开始,美国科技企业Colossal Biosciences宣称,他们已经成功地开始了“复活”已经灭绝的猛犸象和恐狼的工作,并“取得了进展”,这让许多人开始觉得,《侏罗纪公园》正在变成现实。 但问题是,这一切是真的吗? 图源:Pixabay 01 人类的美好愿景 对于许…

    2025年4月23日
    2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