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读:HE4与CA125如何提升卵巢癌诊断准确性

作者:崔丽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段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主任医师

卵巢癌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其早期诊断一直是个挑战。在众多用于辅助诊断卵巢癌的工具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因其便捷成为辅助检查的重要的一环。其中,CA125与HE4作为两种关键的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下面将深入探讨HE4与CA125的特点、互补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HE4,作为一种新型的卵巢癌标志物,自十年前被发现以来,便受到了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HE4不仅在生殖系统中表达,还可能在呼吸系统中存在一定的表达,因此,在呼吸系统病变时,其水平也可能会有所升高。然而,对于卵巢癌而言,HE4的升高尤为显著,这使得它成为了一个相对特异的标志物。研究表明,在卵巢癌的早期或晚期,HE4均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

相比之下,CA125作为传统的卵巢癌标志物,已经在临床上应用了多年。然而,CA125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某些类型的卵巢癌,如浆液性卵巢癌中,CA125的水平可能并不会升高。此外,CA125还受到多种良性疾病的影响,如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CA125的升高,从而增加了假阳性的风险。因此,CA125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

为了弥补CA125预测卵巢癌敏感性的不足,HE4的出现为卵巢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选择。研究发现,在卵巢癌患者中,HE4的水平往往显著升高,而在卵巢良性病变患者中,HE4的水平则通常保持正常。这一特性使得HE4在卵巢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任何一种肿瘤标志物都不能单独作为癌症诊断的依据。在卵巢癌的诊断中,尽管CA125和HE4的联合可以发挥两种标志物的互补优势,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最终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进行决策。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在进行卵巢癌肿瘤标志物检测时,患者和医生都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单纯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并不能确诊卵巢癌,它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因此,即使肿瘤标志物升高,也不需要过于紧张。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可以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监测。如果肿瘤标志物呈现进行性升高的趋势,或者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其次,在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前,患者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准备。目前大多数的检测方法都不受空腹的影响,因此患者可以正常饮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干扰因素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溶血、脂血、黄疸等常见的干扰因素,以及某些治疗药物的影响。此外,一些特殊的食物或保健品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的轻度升高。因此,如果检测结果出现轻度升高,患者可以在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检测,以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94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养鸟人必看:养鸟注意这件事,鸟好,人也好!

    鸟类有时也会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潜在传播媒介。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们不仅为自然界注入了活力,也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田野里、公园里、大街上,甚至家里的阳台上,很多野生鸟类与人类比邻而居;牡丹鹦鹉、虎皮鹦鹉、画眉、八哥等,很多种鸟类也作为广受欢迎的宠物,成为人类家庭的一员。 然而,鸟类有时也会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潜在传播媒介。所以,不论是面对…

    2025年4月17日
    3400
  • 才11岁!福建男孩确诊脂肪肝,妈妈后悔:他每天都在吃......家长别再宠了

    在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科诊室, 11岁的小宇(化名) 在爸妈的陪伴下前来就诊, 原因是小宇的 “小丁丁” 看起来过小, 家人担心这会影响他未来的生育。 儿科主任医师林新富检查后发现,小宇的主要问题是肥胖——他的阴茎被包埋在脂肪组织中。经过进一步检查,小宇被诊断为肥胖症,体重达72公斤,BMI指数为28.58,超过了95%的同龄人。检查还显示,小宇身体出现黑…

    2025年3月21日
    7400
  • 视频看上去很有道理,但你可能真不是ADHD

    这样的在线“诊断”真的靠谱吗? “刷了10分钟,确诊一身病” “看了视频中分析的特征,我感觉自己都中了。” “NPD有六大特征,遇到了赶紧跑” “有的人看着正常,其实是ADHD” ...... 最近 网上流行起自测“NPD(自恋型人格障碍)”、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视频 不少人看完后 都感觉自己“已确诊” 然而 这样的在线“…

    2025年3月16日
    22100
  • 嚼口香糖益处多,但这些人要谨慎!如果“嚼错”很危险→

    口香糖既可以是健康小帮手,也可能成为疾病“导火索”,它是一种需要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需求进行合理选择的消费品。希望大家在享受口香糖带来的益处时,也能避免其潜在的风险,真正做到科学使用,健康相伴。 口香糖,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早在1848 年,美国人约翰·柯蒂斯发现当地人喜欢嚼树脂来清新口腔,便使用云杉树脂和蜂蜡制作了第一批商业口香糖。如今,口香糖已经成为有着多种…

    2025年4月11日
    4600
  • 几个体温计测出来的温度不一样,我到底发烧了吗?

    冬春季是每年流感的高发季,不少人出现感冒症状就开始担心自己是否发烧。于是,家里的各种体温计派上了用场——额温枪、耳温枪、电子体温计,甚至还有那根“老古董”水银体温计。 然而,测出来的温度却各不相同:额温枪显示36.8℃,耳温枪显示37.5℃,水银体温计又显示37.2℃……这下让人更头疼了,到底哪个才是准确的?自己到底有没有发烧? 图源:摄图网 01、为什么不…

    2025年3月6日
    10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