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读:HE4与CA125如何提升卵巢癌诊断准确性

作者:崔丽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段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主任医师

卵巢癌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其早期诊断一直是个挑战。在众多用于辅助诊断卵巢癌的工具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因其便捷成为辅助检查的重要的一环。其中,CA125与HE4作为两种关键的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下面将深入探讨HE4与CA125的特点、互补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HE4,作为一种新型的卵巢癌标志物,自十年前被发现以来,便受到了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HE4不仅在生殖系统中表达,还可能在呼吸系统中存在一定的表达,因此,在呼吸系统病变时,其水平也可能会有所升高。然而,对于卵巢癌而言,HE4的升高尤为显著,这使得它成为了一个相对特异的标志物。研究表明,在卵巢癌的早期或晚期,HE4均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

相比之下,CA125作为传统的卵巢癌标志物,已经在临床上应用了多年。然而,CA125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某些类型的卵巢癌,如浆液性卵巢癌中,CA125的水平可能并不会升高。此外,CA125还受到多种良性疾病的影响,如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CA125的升高,从而增加了假阳性的风险。因此,CA125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

为了弥补CA125预测卵巢癌敏感性的不足,HE4的出现为卵巢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选择。研究发现,在卵巢癌患者中,HE4的水平往往显著升高,而在卵巢良性病变患者中,HE4的水平则通常保持正常。这一特性使得HE4在卵巢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任何一种肿瘤标志物都不能单独作为癌症诊断的依据。在卵巢癌的诊断中,尽管CA125和HE4的联合可以发挥两种标志物的互补优势,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最终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进行决策。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在进行卵巢癌肿瘤标志物检测时,患者和医生都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单纯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并不能确诊卵巢癌,它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因此,即使肿瘤标志物升高,也不需要过于紧张。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可以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监测。如果肿瘤标志物呈现进行性升高的趋势,或者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其次,在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前,患者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准备。目前大多数的检测方法都不受空腹的影响,因此患者可以正常饮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干扰因素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溶血、脂血、黄疸等常见的干扰因素,以及某些治疗药物的影响。此外,一些特殊的食物或保健品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的轻度升高。因此,如果检测结果出现轻度升高,患者可以在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检测,以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94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生活百科丨酸酸甜甜的健胃消食片,千万不要随意吃!

    对于吃货们而言,健胃消食片一定不陌生,它甚至可以说是居家旅行必备之物。 感觉肚子吃撑了不舒服怎么办?来上几片健胃消食片,吃起来酸酸甜甜的,不仅口感好,还有助于消化,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但吃货们要注意了!健胃消食片并不是能随意吃的! 针对许多人把健胃消食片当成零食这一现象,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如果没有分清消化不良的具体病因,就大量盲目地服用消食药,可能导致胃部…

    2025年2月20日
    16900
  • 一粒稻种如何“进化”成黄金大米的?

    通过运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现代生物工程的魔法原理科学家们能够培育出更加优秀的植物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产量更高、品质更好,还能帮助我们应对各种挑战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

    2025年4月14日
    3800
  • 日常饮食中暗藏的癌症“炸弹”,很多人天天都在吃!

    一日三餐,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和偏好。然而,一些看似无害的饮食习惯,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埋下了健康的隐患,甚至可能成为引发癌症的“定时炸弹”。 一日三餐,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和偏好。然而,一些看似无害的饮食习惯,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埋下了健康的隐患,甚至可能成为引发癌症的“定时炸弹”。 健康时报资料图 寇晓雯摄 【“炸弹”之一】 糖:胰腺癌 复旦…

    2025年4月23日
    2200
  • 脊髓损伤如何治疗,这一顶刊有新思路!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王飞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编者按:为了解前沿科技动态,科普中国前沿科技项目推出“带你读懂科学顶刊”系列文章,精选权威期刊的优秀论文,第一时间用通俗语言进行解读。让我们透过顶刊之窗,拓宽科学视野,享受科学乐趣。 脊髓损伤作为日常生活中难以完全避免的严重外伤类型,其成因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及运动意外,这些均可导致脊髓受损并进…

    2024年12月15日
    24800
  • 【医疗问答】心力衰竭发作,送医前该怎么做?

    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郭树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就像“心脏罢工警报”,必须争分夺秒送医,但救护车到达前,家属的“急救小妙招”能帮患者争取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 1. 姿势调整 让患者保持坐位、双腿下垂,这能减少血液回流心脏,缓解肺部淤血,呼吸更顺畅。 2. 限水+安抚,双管齐下 别让患者大量喝水(避免加重心脏…

    2025年2月21日
    17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