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听穿林打叶声,从苏轼的耳聋到想到的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公元1082年的那场春雨里,苏轼是否已察觉自己的听力正在悄然衰退?

人们只知道东坡留下了这段千古名句,不知道的是他回家后,高烧数日,这场雨诱发了诗人潜伏多年的耳疾,左耳轰鸣如万蝉齐鸣。后来苏轼经人推荐,前往麻桥求医于名医庞安常。有趣的是,这位庞氏名医虽然医术精湛,但自己也是耳聋。所以他们两人诊疗时以纸笔交流,苏轼戏称两人为“以手为口,以眼为耳”,耳聋虽然没有好,但两人从此结下深厚友谊。

苏轼的听力问题早有端倪。弟子秦观曾以诗讽其“耳聋”,苏轼戏答:“闻尘扫尽根性空,不须更枕清流派”。诗中既有六根清净的禅思,也暗藏对听力衰退的自嘲。但古时候,人们对于耳聋这件事基本是“莫听穿林打叶声”,本质上也是一场听觉的主动放弃。庄子说“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却又赞颂“堕肢体,黜聪明”。这种矛盾折射出中国人豁达的生命观:当药石无效时,便用哲学将残缺淬炼成美。

这种哲思在一千年以后同样也影响现代的中国人,许多听力下降的老年人都会本能地拒绝听力辅助治疗。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发现,我国60岁以上听力残疾人群已超2000万,但老年性聋常被错误地认知为“老来自然聋”。一说到“自然”,许多人便不当回事。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近几年的研究显示,老年性聋患者的大脑,正在上演一场危险的“拆东墙补西墙”。就好比当耳蜗无法传递清晰信号,大脑不得不调动额外资源破解模糊语音,导致记忆力与执行功能加速衰退。

面对听力下降,好在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有足够的方法来对付耳聋。如果是突发性的听力下降,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有时也会辅以高压氧舱等治疗。除了急性的听力下降以外,最常见的渐进性的老年性聋,一般建议助听器验配。与许多人的刻板印象不同,其实轻度耳聋,也就是听力损失≥40分贝时,就应及时验配,这样可以避免大脑听觉中枢功能的退化。而对于重度或极重度耳聋患者,现在也可以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等治疗方式。

根据国内权威医院的临床研究数据,越早听力干预,越能防止认知功能的衰退。当听力损失≤40分贝时即采取助听器干预,5年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仅下降1.2分;而如果延迟至听力损失≥60分贝才进行干预,认知评分则出现了8.5分的急剧下降。可见,耳聋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马上就到3月3日,站在爱耳日的节点回望,苏轼的“吟啸且徐行”犹在耳边,现代人已不必将听力衰退视为必须接纳的宿命。如果您身边的亲人饱受听力下降之苦,帮助他及时改变,让他听见世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22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3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3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新研究!饮食上 1 个小改变,竟能有助于血压、血脂调节!

    RCMDR 饮食模式能有效减少我国血脂异常人群的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还能帮助降低血脂、血压、腹部肥胖,对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特别重要。 患上高血脂,很多人很多食物都不敢吃,担心血脂控制不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最近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种饮食模式,它不仅允许血脂异常者安心享用美食,还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种饮食方法, 坚持 3 个月后血压血脂“双降…

    2025年3月12日
    11200
  • 好朋友是基因挑选出来的亲人!真的没骗你

    是什么让你们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彼此呢?是缘分,是数学概率,还是命中注定?一项科学研究表明,这里面或许有基因的一份功劳。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不管你遇到开心还是忧愁的事情,都可以与 Ta 分享。你们有聊不完的共同话题、相似的品味,契合的行为模式,你们是挚友,更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姐妹。 是什么让你们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彼此呢?是缘分,是数学概率,还是命中注定…

    2025年2月26日
    14900
  • 50岁以上高发!这种病毒90%的人群都可能会感染,令人痛不欲生,现在开始预防还不晚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在早期或者第一次感染的时候,由它引起的疾病叫水痘,主要患病人群为儿童,康复后虽然看起来完全正常,但其实病毒并没有被真正杀死,而是躲在身体某个神经的神经节里面,待成年以后,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会再次复活,由它引起的疾病叫带状疱疹。 有一种疾病 它引发的疼痛 非常剧烈时 可接近分娩时的疼痛程度 令人痛不欲生 它就是带状疱疹 …

    2025年4月26日
    3000
  • 结直肠癌的病理报告,到底能“报告”些什么?

    *图片由AI辅助制作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如何正确认知自身的健康状况,不盲目地对各项检查结果产生焦虑情绪,就需要大家科学地了解医学知识。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结构发生了改变,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量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51.71…

    2025年4月29日
    1400
  • 体检发现“缺血灶”“腔梗灶”,是脑梗死吗?|世界卒中日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时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已成为患者在体检或出现头晕、头痛时的常规检查。拿到影像报告,有些人看到“缺血灶”“腔梗灶”和“多发、散在梗死灶”等字样时,便如临大敌。事实上,“腔梗灶”“缺血灶”只是影像学上的表现,并不等同于脑梗死, 它们被统称为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是头颅影像学上最常见的…

    2025年2月6日
    13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